第50章 生死夺权
孙策在京口驻扎了五万大军,当天傍晚,五万大军迅速南撤,军中也秘不发丧,但还是各种消息在军中传开。
次日中午,孙贲率领五千军队从秣陵县赶到京口,五万大军的营地竟然成了空地,一个士兵都没有了,孙贲有些抓狂了。
甘宁夺取豫章郡,真正倍受打击的并不是孙策,而是孙贲,孙贲的两万军队,一部分五千军驻扎在秣陵,而主力一万五千军则驻扎在豫章郡,目前已全军覆灭。
孙贲当然知道豫章郡的情况,他心急如焚,急切想夺取京口的五万大军,不管在任何地方,军队才是话语权的保证,拥有强大的武力,那真理就在你手上。
五万大军已经撤退回吴县,孙贲不甘心,率领五千军队继续南下追赶,企图在五万大军回到吴县之前追上大军,夺取军队的指挥权。
………
八百里紧急军情已经送到了吴县,主公孙策遇刺身亡的消息震惊文武百官。
张昭反应迅速,立刻前去拜见吴夫人,吴夫人听说长子身亡,不由悲痛欲绝。
张昭叩首道:“请夫人节哀,现在不是悲痛之时,目前东吴无主,局势极为紧张,稍不慎就会四分五裂,请夫人做主,立刻明确东吴继任者,先把局势稳定下来。”
吴夫人拭去眼泪道:“绍儿尚年幼,他怎么继承父亲大业?”
“启禀夫人,自古除了子继父业外,还有弟继兄业,毕竟第一代创业者是吴侯之父,微臣建议,可暂由吴侯之弟继承兄长大业,待吴侯之子长大,再把江山还给吴侯之子!”
这倒是个好办法,吴夫人想了想道:“吴侯常对我说,三弟翊儿酷似他和父亲,勇猛刚毅,可继承他的大业,长史觉得翊儿是否能立为新吴侯?”
张昭大惊,连忙道:“启禀老夫人,东吴需要一个能团结各大世家的君主,而不是上阵打仗的猛将,恕老臣无礼,主公遇刺,何尝不是因为他过于勇猛导致,不管攻城还是野战,他都是冲在最前面,我们都劝他多次,他始终不听,如果他不亲自去京口练兵,又怎么会遭此大难?”
吴夫人点点头,“你说得对,策儿就是太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那依长史之见,何人继承大业更合适?”
张昭沉声道:“从前吴侯率军出去正在,都是二公子坐镇吴郡,二公子宽宏厚待,待人以诚,深受各大世家支持,如今吴侯不幸去世,我们文武官员都一致认为,应由二公子继承吴侯之位,稳定东吴局势。”
吴夫人沉吟片刻道:“你们写一份联名书吧!如果大家都一致认为二公子继承吴侯之位,那我也没有意见。”
“微臣这就安排!”张昭行一礼走了。
吴夫人当即找来一名心腹道:“你速去会稽县,通知三公子立刻赶回来!”
吴夫人心里有数,张昭绝对拿不出来‘一致同意二公子上位’的联名书,最终还是要自己的表态。
张昭已经看出吴夫人是想立孙翊继承吴侯之位,张昭当然不同意,孙翊虽有其兄的勇猛,却无孙策的仁心,性格凶残,他若上位必是江东败亡的开始。
写联名书不可能,时间也来不及,而且以张纮为首的部分大臣也支持孙翊,老夫人要的‘大家一致同意’是不可能完成的。
张昭沉思良久,现在只能孤注一掷,靠军权上位,必须让孙权拿到军权。
江东军队一部分在寿春,由周瑜统领,一部分在豫章,由孙贲统领,还有两万军在会稽郡,由孙翊统领,再有就是吴县一万城防军控制权,由校尉陈武统领,这是必须要拿到的。
但最关键是孙策亲自统领的五万大军,只有拿到这五万大军,孙权才有最后上位的可能。
张昭赶回吴侯府,立刻把孙权找来,对他道:“我刚才拜见老夫人,老夫人偏向于孙翊继任吴侯,事不宜迟,你立刻北上,接管五万军队的军权,只有拿得军权,你才有机会继任吴侯之位。”
孙权红着眼睛道:“既然母亲看重三弟,那就让三弟继承兄长之位,我何必参与争夺,伤母亲的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