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记录在案I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东楼兄,何事如此欣喜?”赵文华被严世蕃这突如其来的大笑弄得有些摸不著头脑。

严世蕃將信纸往赵文华面前一递:

“文华兄,你且看看!这是两淮盐运司王茂才寄来的密信。”

赵文华连忙接过信笺,飞速扫过,看完后,脸上旋即也露出些许喜色:

“妙啊!王茂才此计甚毒!杜延霖自詡刚直,竟自揽全责,签下文书,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届时民变一起,滔天罪责便牢牢钉死在他身上!纵是烧成了灰,也难逃『酷吏逼反良民』的千古骂名!”

“正是此理!”严世蕃抚掌大笑道:

“杜延霖一死,巡盐御史之位便又空了出来!此乃天赐良机,正好让鄢景修名正言顺地顶上!他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调到都察院,正好官升一品,让爹保他做个正三品的副都御史。这也算是顺理成章!到时候,两淮盐政这块肥肉,还不是稳稳落在咱们手中!”

他越说越兴奋,忍不住从木塌上起身,在暖阁內踱起步子:

“既然如此,那咱们在京城,不妨给扬州那边再添上一把火!”

“哦?东楼兄有何高见?”赵文华好奇问道。

“文华兄莫非忘了去年漕运总督之爭?”严世蕃走到书案前,拉开太师椅,坐了下来:

“我爹原本属意胡汝贞做这个漕运总督,可恨李默那老匹夫力排眾议,硬是把这块肥肉从咱们嘴边抢了过去!”

严世蕃说著,手指重重敲在书案上:

“王誥!他这个甘肃巡抚,毫无抗倭经验,若非李默一力举荐,凭什么能胜过胡汝贞这个浙江巡抚,空降漕运总督?”

说到这,严世蕃冷哼一声:

“我看他和李默二人分明就是一党!李默在朝中把持吏部,王誥在地方手握漕运兵权,他们想干什么?想內外勾结,图谋不轨吗?!”

赵文华闻言,眼睛瞬间亮了,他立刻领会了严世蕃的意图:

“东楼兄的意思是...將王誥也绑在李默这条破船上?坐实他们结党营私?”

“正是!不过,是否结党营私无需我们做实,圣上自有圣断。”严世蕃应了一声,转过头来,对赵文华面授机宜道:

“文华兄,你找科道言官弹劾李默的时,再安排个人参劾王誥。弹劾王誥的理由不重要!关键是要將这两封奏疏同时呈送御前!要让圣上处置李默时,能立刻想起王誥!要让圣上记起,王誥正是他李默力荐,才从甘肃巡抚擢升为漕运总督的!”

说到这,严世蕃脸上露出一丝自得的笑:

“当年曾铣被杀,最重要的罪证就是其『结交近侍(指夏言)』。同样的罪名,我不信他王誥这次就能全身而退!”

“妙!妙!”赵文华闻言兴奋地直搓手:

“弟这就安排人去办,定要让著奏章早日上达天听!”

说罢,他不敢耽搁,匆匆行礼告退而去。

严世蕃、赵文华两人消息不灵通,自以为算无遗策,却不知扬州早已风云突变。

......

视线南移,同一时间,扬州城、府衙大牢。

空气里瀰漫著浓重的潮气、铁锈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杜延霖端坐在一张硬木椅上,身前摆著一张书案。

他现在的任务,便是审讯钱禄、何和颂及倭酋井上小七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