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罗尼莫所在的前世墨西哥,也就是失去北部领土的墨西哥最北端的州之一,与科曼奇族领地科曼切利亚接壤。
这里距离墨西哥城约1500公里,好在可以乘坐火车到维多利亚·德·杜兰戈,那是一条向加利福尼亚延伸的铁路的中途站点。
“这样能少行军近1000公里。”
乘火车两天行驶1000公里到达维多利亚·德·杜兰戈,之后行军一个月左右抵达哈诺斯村。这里是奇瓦瓦州的最北端,科曼奇部落常来此劫掠。
哈诺斯村大得几乎可以称为城镇,满是低矮的土坯建筑,只有教堂是巴洛克风格,但最近新建的建筑有所不同。
“有些建筑建得和莫雷利亚的城市住宅很像。”
那不是埃罗尼莫公司建造的,是有人买了水泥仿造的。
新奇感暂且搁置,埃罗尼莫开始正式准备战爭。
作战会议没有必要,因为在墨西哥城就已经决定並制定了详细计划。
“让军官们理解我的作战计划可不容易。”
在准备兵力和资源的5个月里,向军官们解释作战计划是件难事。虽然司令官会像埃罗尼莫下令就服从,但这个作战需要所有指挥官详细理解。
“殿下,我们这就开始。”
少校说道。
“开始吧。”
士兵们分成左右两队出发了。
“这东西很贵,小心处理!”
上校喊道,士兵们开始埋设电报线。
“到达邻村后马上进行测试。”
“是,殿下。”
因为在墨西哥城已经测试过几十次,埃罗尼莫並不太担心。
站在他旁边的少校说:“这东西真神奇,真想通过这次作战成功来证明它的价值。”
少校已经对电报的力量著迷。
“看来你很想让墨西哥帝国军队正式採用它?”
“是的,殿下。有了这个,敌人会以为我们军队有拿破崙呢。”
“拿破崙?……啊,是这样啊。”
拿破崙·波拿巴是歷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儘管法国大革命后国家局势混乱,他仍多次战胜反法同盟。法国及其盟国的兵力比反法同盟少很多,但他多次取得胜利。反法同盟包括英国、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瑞典等,把这些国家的兵力加起来是法国的好几倍。
“从战爭全局看那话有道理,但从战斗单位看就不对了。”
实际上在战斗中,拿破崙大多拥有兵力优势,或至少规模相当。儘管总兵力不足,他仍能做到这点,得益於军队出色的情报收集和行军能力。
正如大多数著名將领一样,拿破崙深知情报的重要性。系统细致的侦察兵带来了情报优势,在此基础上他强调机动战,以便在有利战场作战。
“他曾为粮食保存方法设悬赏金,后来促成了罐头髮明,这也能说明他有多重视行军能力。”
少校认为,电报带来的信息传递速度优势,意味著更快的决策和军队调动。
“啊,您一下就明白了。哈哈哈。”
少校见埃罗尼莫立刻理解,感嘆地笑了。
埃罗尼莫准备用电报把常遭科曼奇劫掠、与他们领地接壤的村庄连成u形,以此封锁科曼切利亚的墨西哥一侧。
“为此投入了10万比索呢。”
和弗朗西斯合作优化后,电报线每公里50比索,共铺设了2000公里。
“殿下,据说已经和邻村阿森西翁连接电报线了。”
“哦,比预想的快,马上试试。”
按计划对方先发送预定文字。埃罗尼莫看著,报务员严肃地转动桌上电报机的手柄发送信息。
长简讯號声连续响起,士兵记录在纸上。
结果是“-.-..---.--..-”。
报务员破译出来:“陷阱。”
“殿下,发送正常。”
“好,回个確认信息。”
美英即將实用化的电报是单向的,而埃罗尼莫他们改进了早期版本,製成了双向电报,这是他从非专业角度想出的工程创意成果。
“真不容易,我还得从技术人员角度来做这个。”
幸好按时研发成功,要是失败,电报机和电报线成本都得翻倍,达20万比索。
“但不用电报,我的计划就无法实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