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码头工人与帮派  末极武仙,从机巧匠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问你要鱼要钱,就都给了。你力气再大,也扛不住他们的刀。”

伙计是担心他仗著有点力气招来祸事,这才好心提醒。

“多谢,我知道了。”

关赫晓微微躬身,担著鱼篓,一步步往町內走去,神色有些木然。

毕竟上辈子读得机械专业,他的抗压適应力很强。早已习惯了这种处处小心,事事忍让的日子。

当初在校勤奋刻苦,相关证书考了个遍,卷疯了才进的大厂。

以他的能力与经验,要在这个工业发展初期的国家当个工程师,可谓绰绰有余。

问题在於他的出身。

母亲菊子,曾是伊豆国柳界颇有名气的艺伎。

一次演出后,得到伊豆大名的青睞,表示要给她赎身,收入府邸。

可菊子不愿服侍这位大名,她早已与另一个男人私定终身。

男人便是关赫晓的父亲,並且,他还是伊豆大名的亲侄子。

当时菊子已然怀有身孕,要是被伊豆大名知晓,定然不会有好下场。

於是,两人私奔了。

以菊子的家乡关赫村的关赫为姓氏,隱姓埋名在江户城过了十多年,生下三个孩子。

关赫晓便是最早的大儿子。

江户极其讲究出身,看重家世传承。

想出任高社会地位的职业,一定得接受背景审查。

他的父母户籍不明,一查必然败露。

自从伊豆併入了江户,伊豆大名不再是大名,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太政大臣。

地位仅低於天皇与內阁总理大臣,称得上权势滔天。

当初他的侄子携艺伎私奔一事在全日本闹得沸沸扬扬,令其顏面尽失。

通缉画像分发全国,却始终没找到人。

很难说,对方是否还在记恨。

如今父亲已然离世,而母亲菊子臥病在床,弟弟妹妹尚且年幼。

全家人指著他一个人养活。

关赫晓赌不起,只敢在底层摸爬滚打。

为求生计,他一天要打三份工。

早上搬运渔获,挣两钱。

下午在坂田工坊当学徒,挣十钱。

晚上居酒屋端盘子,挣两钱加一顿晚饭。

靠这打工赚来的钱,养活一家四口人倒是没问题。

但完全攒不下积蓄,展望不了一点未来。

关赫晓可还盼望著有朝一日搬离江户,带著一家人移民海的那边——

大明天国。

是的,大明。

这个世界的歷史与前世有著极大不同,甚至两年前,江户幕府还在给大明纳贡称臣。

两年前大明发生了內乱,又与欧洲列强打得火热,日本岛才趁机完成了內政改组,宣布独立。

目前大明局势混乱,军阀分立,列强虎视眈眈,但在关赫晓心中还是更有归属感。

条件允许的话他会回去,正好避开身世带来的隱患,也得以大展拳脚。

不过目前来说,这个念想多少有些不切实际。

他先得摆脱当下,摆脱拼尽全力只能討口饭吃的糟糕处境,先在江户立足跟脚。

为此,

关赫晓正在尝试发展一门兼职。

合法的生意是不好做,但暗地里又是另一番情形。

他没有直接把鱼送往筑地市场,转而来到隔壁的茨木町。

行至一座占地不小的木屋平房前。

这里便是他担任学徒的坂田工坊。

时辰尚早,坊主都还没来。

关赫晓绕到后门,从房底的砖石缝隙中掏出一把钥匙,这是他自己偷偷倒模做的。

打开门锁,步入一个堆放杂物的房间,找出提前备好的零件,在角落里的一张简易工作檯上开始拼装。

他的手很快,也很稳,每一步都精確到位。

不一会儿,

一支仅有半个巴掌大的精巧机弩平躺於台面。

在江户,弓弩枪炮一类的武器,无证持有便是重罪。

唯有得到官方许可的作坊,或是军工厂才有资格生產。

而江户的浪人帮派各种打生打死,对新式武器有著硬性需求,由此便催生出了私贩武器的生意。

警务奉行所巴不得浪人们自相残杀,事不闹大,便对这类交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关赫晓试著卖过弹射苦无,烟雾弹,袖剑之类的忍者道具。

但因使用门槛,他又接触不到忍者组织,销量十分有限。

称得上稳定客户的,唯有一个神出鬼没的独行女忍者。

但也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到人了,不知道是死是活。

开拓市场十分的有必要,袖珍机弩便是新的尝试。

前世閒暇之余,他也捣鼓过一些类似的小玩具,但用的都是3d列印。

现下一切都是手搓,把控精度全凭经验以及一门武学。

世道艰辛,

但关赫晓穿越而来,也並非毫无依仗。

隨他一同而来的,还有一个武侠游戏面板。

如前世玩过的一样,持之以恆的做某件事,便有机率领悟到相关武学。

【已掌握武学:担山劲(入门),千机手(小成)】

前者是每日搬运渔获而领悟,效用是单纯的增长气力。

练至大成,身负千斤力,犹如古代武將,力能扛鼎。

后者则是在工坊打杂,修理各种小玩意儿时领悟。

其能极大增加双手灵活度、稳定性,尤其提高对精度的把控。

现只练到小成,他对零部件的銼削精度便已达到0.001毫米,媲美前世传说中的八级钳工。

经他之手的成品,轻鬆碾压市面上的同行。

有材料有工具,造枪造炮也是轻而易举。

只是火药管控严格,且击发时动静太大。

浪人们又不造反,便都不乐意用枪。

“机弩则不一样,应当能卖个好价钱。”

经过前几次的失败,关赫晓专研了市场痛点,对此次出品抱有信心。

他取出一个事先打磨好的木盒,装入袖珍机弩,紧接著又用油纸包裹木盒,再將竹篓里的鱼取出部分,放入木盒,最后用鱼盖住。

做完这些,他把杂物间復原,重新担起鱼篓,前往筑地市场出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