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81式步枪,人偶自动化
横滨一號军工厂,
仓库前,整齐摆放著一堆集装木箱,满装著整整齐齐的新式改制枪枝。
关赫晓自主研发,自主生產,按年份命名的81式步枪。
碳黑枪管,深褐护木,铁质枪机,墨竹握把,机械瞄准,可拆卸运输,亦可加装瞄具、消声器等配件。
使用现代军械思路设计的近代步枪款式。
是他在原先江户设计的那款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的先行量產版本。
性能相较於此前,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凭藉气锻法,他直接挑过了钢材冶炼的工业步骤,弄出了气密性堪比高质量无缝钢管的枪管。
每支枪管,都是他用墨钢一体气锻製成连膛线都是先在前置材料的木头上雕刻好的,精度极高。
考虑到是外销版本,不需要威力过强,够用就行,弹容量特意没弄太高,甚至有意调低。
弹匣也就十发,上膛一发,一共十一发。
前世二战时期主流步枪的平均水平。
用的也还是精製黑火药定装弹,
但口径大,气密性更强,因此威力和精准度,要比二战时半自动步枪都高。
(请记住1?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五百米內,头盔护甲之类的完全起不到阻挡效果,当狙击枪来使都没问题。
唯一的缺点就是连续开枪后,枪口会冒烟,容易暴露方位。
但比起还在日本占据主流的燧发枪,滑膛枪,烟要小得多了。
性能却不是一个级別,或者说,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
定装弹,弹匣中置供弹,可拆卸,连发,
达成这四点中的一点,这把枪就足以横扫日本的热武器了。
达成四点,就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了。
再加上高威力,高精准度,可加装配件,
那就是关赫晓所研发的这把81式步枪,站到枪械研发的前沿。
为什么他能肯定是前沿?
自然是英国人告诉他的。
此时此刻,
伍德·格雷,这位英国军官,伍德少校,手里便拿著一把81式,放在眼前端详来端详去,目露惊异。
“这枪,是你一个人研发的?”
伍德还是没忍住,问出了他自己都觉得愚蠢的问题。
他曾亲眼见识过对方机关术,那种复杂至极,完全看不懂的,能提炼气血的机器都能造出来。
造把枪有何值得惊奇的呢?
不如说,
这把划时代的枪,被对方设计出来,倒显得平平无奇了。
关赫晓亦是没理会他实则是感慨的疑问,转而拍了拍木箱道,“两百支枪,五千发子弹。帮我送到鹿儿岛,给到西乡隆盛的援兵部队,让他们击退熊本城外的围军,能做到吗?”
支援萨摩叛军,让他们拖住新军部的主力。
关赫晓本想让三菱商会出面卖枪的,然而西乡隆盛现在確实拿不出钱来买了。
三菱商会又碍於新政府的施压,不方便再出面卖军火给他们。
无奈,
只能先亏点本,让英国人送枪过去再说。
比起赚点小钱,维持局势的稳定更关键。
“没问题,送到鹿儿岛的话,走海路顺手的事。”
伍德头也没抬,便不假思索应下,並补充道,“西乡隆盛的那批援军,是我们帮他建设的军校培养出来的,都是精锐,拿到这批枪,想必肯定能改变战局了。”
他摩著那手感顺滑的枪身,枪管,护木,未知材料的握柄,感觉到一股莫名的美感,
那是他从前摸过的任何枪都没给过他的,属於机械的美感。
他不知道这种美从何而来,让一把夺走生命的武器都能抚慰人心,
只能归咎於过於精细的设计和工艺。
伍德甚至没详细测试过这把枪,便相信了它性能的可靠,不由自主的问道,“这枪你还有货吗?卖吗?”
“没有存货,可以预定,一支二十英镑。”
关赫晓设计这枪,本就是拿出来卖的,自然没有废话,直接报价道。
二十英镑,大概便是二百金元。
成本不算他的技术和人工,付出的真气,只算材料也就几金元。
百倍利润,终极暴利。
但是这价,確实不算高。
况且眾所周知,英国人是何等的財大气粗。
伍德一听便面露喜色,愈发的喜欢手里的81式,频频点头,“好,真好啊。”
二十镑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他当时赚外快,接新政府的刺杀项目,冒著风险的活计,杀一个人也就一两百英镑。
但採购军火的话,用的就是军队的钱,军费。
二十镑也就不算贵了。
“先订两百支好了。”
之所以订这么少,
是因为伍德回去还得先和上司商量,报告一下,拿到许可和放款后,才好加大订单。
关赫晓点头,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单子,填好写好。
伍德见此,也不感到奇怪,转而又问,“子弹呢?多少钱一颗?”
“一先令。”关赫晓道。
一英镑等於二十先令,一先令也就相当於五十钱。
一颗子弹,就是一位工人两天的薪水。
“那就先要两千发。”
伍德果断下单道。
英国人买外国的军火,虽然少,但也不是第一次了。
美国產的军火,质量也还不错,而且售价低廉。
一支春田步枪,在四十美元左右,也就是十英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