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坐在亭子间里,看著窗外哗啦啦下个不停的大雨发著呆。
重生这玩意后劲有点大,他需要好好缓一缓。
“1991年,魔都……时间地点倒是挺不错,但老天爷你起码也问下我愿不愿意啊。”
一想到要和他大伯一家继续生活在同个屋檐下,他这脑瓜子就嗡嗡的疼。
他们两家的矛盾,说到底都是为了眼前这石库门的老房子……
提起沪市,房子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九十年代初,沪市人口就已经过千万了。
人多了,房子自然就不够住。
这时沪市的人均居住面积才6.6平方,其中有数十万户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还不到四平米。
四平米,也就是2米*2米,將將能放下张双人床的程度。
但他们一家的居住条件,在当时还算不错的。
因为当年小孩多,所以他爷爷那会在这栋房子里分到了客堂间、前楼、亭子间三间房间,加起来有近五十平米的居住面积。
再加上后来又搭出来了一间二层阁,就又多出来了七八个平米的面积。
等后来老二也就是王阳他爸下乡,然后他姑妈嫁人,小叔结婚后也搬出去了。
最后这三间房间就住了他奶奶和大伯两家人家,在这时候他家的居住条件已经算是很宽鬆了。
要不然他奶奶也不会想到要破墙开店了。
但等到八十年代知青回城政策出来之后,他们家的情况就开始变得有些微妙了……
先是为了王阳他爸要不要回来吵了一次,最后要不是王长林自己决定了要留在农场,还没那么容易风平浪静。
等王阳要回来读书了,他大伯一家又是百般不乐意,还想让他们家签什么入户承诺书(迁户口进来,但承诺放弃住房相关的权利)。
最后还是他奶奶拍板,这才顺利把户口迁了进来。
然后他爸妈退休要回上海,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等老太太过世的时候,他们一家这才发现他大伯竟然趁著当年房改,不声不响的就把这几间老房子都买了下来。
最后到拆迁了,还想要独占所有的利益……
这下算是彻底激化了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两家人也就此老死不相往来。
“买房……”王阳看著窗外的大雨喃喃自语道。
这老房子有什么好住的,早点赚钱买新房住不香吗?
记得朋友九十年代末在虹口买的新房,开窗就能看见东方明珠,步行去外滩不过才十来分钟。
就这样的房子当年买下来的时候才三千多一平方,一百平出头的房子只要三十来万……
不比这冬凉夏暖还漏雨的老房子香?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不过九十年代末人均工资也不过才千把块钱,三十万也不是什么小数目了,要买房还得先赚钱才行。
前世他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眼光,自然也没能抓住那几次发財的机遇。
唯一能说得出口的,也就算是勉强蹭上了网际网路兴起的风口。
当过网管,后来又进了网游行业,干过客服,干过游戏测试……
加班熬夜十几年,结果最后除了一身毛病什么都没剩下。
再加上治病的时候还用了激素,搞得体重就跟吹气球一样,嗖的一下就涨上去了。
最后年纪大了还被公司直接一脚踢出了门……
再找工作?
別说他这种年龄大的,年轻的人家都不要了,谁还用人啊,用ai不香吗?!
现在重生了,赚钱的办法有的是,打死他也不这么卷了!
“说到赚钱,明年认购证就要出来了吧……”王阳低声自语道。
想到认购证,他不由笑了起来。
重生前他不炒股,但对於认购证倒是挺熟悉,说起来这还得归功於他小叔——王长志。
“当时我可是买了五万块的认购证啊!”
“结果就因为买晚了,认购证不是白板(空白)的,我就全给退了。”
“后悔啊!真是后悔死了!”
一想到小叔一脸懊恼拍大腿的样子,王阳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小叔啊,这认购证的水太深,你把握不住的,还是交给你侄子我来吧!
至於其它的赚钱办法,他想了想好像还真没什么合適的。
重生是重生了,不过他貌似也没觉醒什么外掛,脑子里也没多出什么东西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