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啦~
几块臭豆腐被丟进了油锅,锅里的热油瞬间沸腾起来。
滚烫的油锅中,白嫩的豆腐一点点变得色泽金黄。
等炸透之后夹进纸袋,再浇上一勺特製的辣酱,一份臭哄哄……嗯,香喷喷的寧波臭豆腐就做好了。
收过钱將纸袋递给顾客,摊主一边往油锅里夹著臭豆腐一边大声吆喝起来。
“臭豆腐,香喷喷的臭豆腐,5毛钱一份,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喧闹的马路就像是个小型集市一样,吆喝声和討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不绝於耳。
“麻油饊子~”
“油墩子,粢饭糕来~”
“生煎馒头,锅贴牛肉包~”
这里是一处露天的马路菜市场。
1991年这样的马路菜场在沪市比比皆是。
就连后来大名鼎鼎的吴江路小吃街,在未改造前也同样是马路菜场。
短短百来米长的马路上,道路两旁摆满了一个个摊位。
即有顶上架著石瓦顶棚的固定摊位,也有搭著几个竹筐,甚至是只铺个蛇皮袋就摆出来的临时摊位。
刚下完雨,马路上还是湿漉漉的,但菜场里照样是人头攒动,热闹不已。
再加上那些见缝插针隨意停放的自行车、摊位前面一摞摞的塑料筐,还有那些被挑拣出来丟弃的菜叶、水產摊位前横流的污水,菜场里显得拥挤不堪。
这要是放在王阳重生前,多少也算是个脏乱差的反面典型了。
但放在如今,这些马路菜场就是市区一千多万居民们的菜篮子,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后世隨著城市的发展,这些露天菜场一个个都被搬进了室內。
虽然环境整洁规范了,但却也少了几分市井的烟火气。
哪像现在,逛菜场就跟赶集似的。
王阳兴致盎然的的一路兜兜逛逛,时不时路过个摊位前就停下来看两眼,或者问问价格什么的。
生活费和粮本今天都给他了,那晚饭自然也只能靠他自己了。
他心里猜想,之所以会这么痛快的把东西给他,他大伯母朱琳那边多少是有点想要看戏的意思。
要是没有重生这事,那现在他最多也就能煎个荷包蛋,还真会有点不知所措。
但现在嘛,身为一个从信息大爆炸时代重生回来的吃货,烧顿晚饭?
那不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吗。
也就是他不想过得太辛苦,否则开家小饭馆或是搞点小烧烤什么的,那相信生意肯定也不会差。
“师傅,这番茄怎么卖?”他走到一个摊位前停了下来。
“番茄啊?两毛五一斤,都是今天刚摘下来的,保证新鲜。”摊主一见有人来问价,马上起身热情的招呼道。
“是伐?”王阳拿起颗番茄转过来看了一眼,摇摇头又放了回去。
这果脐尖尖的一看就是打了激素的,算了还是去別家看看吧。
“哎哎哎,朋友,要么我再便宜儂两分钱,算两毛三一斤好伐啦……册那,戇卵子不买问什么问!”
摊贩叫了几声,见王阳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忍不住一口啐在地上,骂骂咧咧的又坐了回去。
又逛了几个摊位,一番討价还价后,王阳拎著几个塑胶袋走出了菜市场。
“一斤番茄两毛七,一斤鸡蛋两块五,嘖嘖,现在这物价真是……太幸福了。”
王阳看了眼手里的塑胶袋,连连摇头感慨。
晚上他准备烧个番茄炒蛋,没想到最后一共才了两块钱都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