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之后的歷史发展大都也印证了这一道理。”
“並且,现在再拿三国时期来说,不管是汉,魏,还是吴,他们地盘的边缘都有蛮夷。”
“南蛮,乌桓,山越,这些都不老实,但是却又打不过这些中原政权,却一直像一个苍蝇一般粘人,烦人的很。”
“並且,举个例子,如果一旦大汉满足不了南蛮的需求,那么南蛮在受到东吴或者魏国的诱惑的时候,就会起兵造反,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並没有换来长治久安,而是不知多少次的小规模叛乱,”
“这些个蛮夷啊,虽然没有落后,但是却是非常奸猾的,凭藉著自身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不断在各个势力之间討价还价,左右逢源,谁出价高他们便帮谁。”
“可以说是毫无信义可言!”
“那时不是现在,讲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在三国时期,对付蛮夷,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打!杀!”
刘禪面露难色,
“可是当时大汉北方有魏国,北伐也是重中之重,哪里还有余力去应对南蛮?”
老教授讚赏的看了一眼刘禪,点点头,
“考虑的很周全,所以解决办法就只有一个,那便是改土归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蛮夷既然生活在大汉的土地上,那么就要登记入册,他们之后是大汉的子民,而不再是那未开化的蛮夷了!”
“他们,也得交税啊!”
刘禪脑子有些反应不过来了,在他的想法中,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师,那南蛮没有受过教化,讲道理根本说不通,尤其是那些蛮夷首领,更是唯利是图,想让他们老老实实登记造册,缴纳赋税,岂不是天方夜谭?”
“若是大汉处於汉武帝时期,国力昌盛,自然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但是三国时期,天下十三州大汉只有益州一处,国力不足啊!”
在刘禪看来,解决南蛮不断骚扰后方的事情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凌驾於北伐大业之上,大汉现在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还於旧都,將如此多的精力放在南蛮身上,实在是得不偿失。
老教授倒是没有反驳,
“你说得对,事实上歷史上大汉的灭亡就和分兵镇守南安有那么一定的关係,若是姜维手中兵力再多点,说不定钟会邓艾也打不进来,姜维把他们放进来打歼灭战的方略也有实现的可能。”
“对於这点,同学我告诉你,你想的太多,你太把这些蛮族当人看了。”
“清朝已经有过例子了,以县为据点,把周围的蛮族平民围起来,隔离他们其余地区的蛮夷联繫,把他们粮食都抢走,等他们饿的不行了,出来找吃的,直接用军队把他们抓起来。”
“之后呢?”刘禪听的太阳穴直跳动,
“之后?自然是强壮的充军,別的去种地。”
“这么不当人?”刘禪脱口而出。
老教授冷哼一声,“你把他们当人,这些蛮夷可只把你当成定期刷新的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