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抬头看到郭攸之那好奇的神色,笑了笑,指著桌上的席绢薄册说道,
“你自己看看,就知道我刚才的讚嘆之言实非虚言。”
见郭攸之还是有犹豫的神色,诸葛亮拿起信来直接递到郭攸之的面前,“没事,这上面写的不是什么机密內容,也不单单是陛下给我一人看的,而是给整个朝臣们看的。”
听到诸葛亮都这么说了,郭攸之慌忙接过来,目光扫过“改土归流”“卫所”这些字眼,手不受控制地哆嗦起来。
“这、这真是陛下写的?”他结结巴巴,想起平日里刘禪嬉笑玩闹的模样,和信里字字切中要害的谋略,简直判若两人。若是这些真是刘禪写的,那自己平日里在宫中定下的那许多规矩岂不是有些胡闹了。
郭攸之不由得额头冒汗,战战兢兢的看向诸葛亮,想要窥探一下诸葛亮此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郭攸之並没有看到诸葛亮责备的眼神,反而看起来心情大好。
“这肯定是陛下的字跡,我已经反覆看了三遍了,指定错不了!”
诸葛亮端起冷透的栗米粥,大口大口的喝了下去,就算已经凉了,而自己近日也確实感染了风寒,但他也是丝毫的不在乎,此时这封信的出现让他一扫而空自己心中的阴霾。
往日皱成疙瘩的眉头此时彻底舒展开,端起粟米粥“咕咚咕咚”灌了半碗,简单的一餐喝出了琼浆玉液般的感觉。
郭攸之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可从没见过丞相这么痛快地吃东西。
“陛下这些法子,卡住了南中叛乱者的七寸!”
诸葛亮把碗一放,指著信上的字缓缓的说道,
“按田亩徵税断了土司財路,设官衙管人事,卫所驻兵保平安,环环相扣!”
郭攸之虽然已经看出来其中的妙处,但是依旧是连连点头,嘴里念叨:
“怪不得前些日子陛下半夜找木匠,原来在琢磨这些!”
“原来陛下做的这些都是有关联的,是我之前错怪陛下了啊。”
郭攸之虽然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但是他知道自己以后在宫中对於陛下的刻板印象要改一改了,陛下,已经不是那个只会玩乐的陛下了。
等到最后一口粥下肚,诸葛亮拿一块蜀锦抹了抹嘴,朝著门口的侍女招了招手,说道:
“速速传相府属官,蒋琬,费禕,郑芝,杨仪,半个时辰內必须到齐!对了,还有向宠向將军也找来!”
说吧,诸葛亮又转头向郭攸之说道:
“你去把南中地形图、赋税帐本全搬来,今天是时候做个彻彻底底的清算了,南中的好日子到头了。”
诸葛亮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冰冷,和平日里那个平易近人的丞相大不相同,人们只记得他体恤下人的样子,却时常忘了他也是个铁血手腕的政治家。
郭攸之恭敬的听诸葛亮说完后,便风风火火的去找那些地图帐册之类的东西,动作之快,到了文书房后,那袍角带起的风都掀翻了案上的好几张文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