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事情的经过之后。
吴行明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
诸吕之乱的成功案例在前,刘兴居也算亲身经歷者,怎么能把事情干成这个样子。
但现在他也没有办法?
家人还在王宫里,吴行明必须去救他们。
和祝午谈完后,他翻出城,將就著度过了一夜。
次日。
吴行明进城前往王宫。
进宫途中,他发现街道上一个人也没有,两侧门窗也是紧闭著。
这马上就要打仗了,百姓们人心惶惶,想逃却逃不了。
而士兵们也没好到哪里去。
大將军柴武率领的可是十万大军,他们才两万人不到。
其中还有不少凑数的老弱病残,真上了战场,可以说是一触即溃。
刘兴居他们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按兵不动,没有主动攻打。
现在本来就士气低迷,要是首战即败,那就是直接宣判死刑了。
为了稳住局面,刘兴居向大家保证,会请来援军。
比如他的两个侄子,齐王刘则、城阳王刘喜,还有刚刚丧子的吴王刘濞。
刘兴居觉得他们都和刘恆有仇,肯定会响应自己。
但过去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渐渐地,他也失去了信心。
现在听到吴行明回来,刘兴居顿时又来了精神。
“寡人就知道,行明绝对不会背寡人而去。”刘兴居关切地问道:“此行怎么耽搁了这么久?寡人听闻絳侯被抓入狱,不知情况如何?”
“絳侯已平安无事。”
“哦,平安无事了,那控制南北二军的事?”
“絳侯已经答应陛下,此后不会再干涉朝政,更不会碰兵权,所以此事大王还是不要再想了。”吴行明说著,从怀里掏出帛书。“这是絳侯亲手写的帛书。”
刘兴居接过帛书,急忙查看起上面的內容。
他越看越是愤怒,双手也在忍不住地颤抖,最后竟然直接將帛书撕烂了。
“事已至此,再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他看向吴行明,质问道:“你去长安这么久,就只带回来这个?”
“那大王还想要什么?”
“援军!援军!就算周勃不愿相助,你难道不会想著去刺杀刘恆!搅乱天下局势?”
刘兴居已经有些癲狂了。
吴行明劝道:“大王,趁著现在未酿成大错,还是早些向陛下乞降吧,如此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刘兴居狞笑道:“生机?哼,你觉得他会放过我?恐怕是巴不得我死!”
“可如此下去,大王也是必死无疑。”
“不会的,不会的,我那两个侄子肯定是在整备军队,所以耽搁了时日,再有两天,援军肯定就到了。”
“还有吴王,他儿子被打死了,他不可能无动於衷,只是离得远,消息传递慢了。”
“会有援军的,只要再多等两日。”
刘兴居重复道:“再多等两日,援军就到了。”
这些话听起来是说给吴行明,但更像是刘兴居的自我安慰。
吴行明於心不忍,又劝道:“大王不如隱姓埋名,与我一同回乡,那里虽然没有王宫里的锦衣玉食,但至少也能衣食无忧。”
“你是说,让寡人放弃身份,去做平民?”
“是,这样大王就不会有生命危险了。”
刘兴居沉默片刻,然后激昂道:“不可能!寡人乃是皇室后裔,是高皇帝的子孙,天生贵种,就是死,也不能放弃身份,苟且偷生!”
吴行明也是无奈,两条活路刘兴居都不想选,那他就只能等死了。
他现在只想离得远一些,免得血溅到自己身上。
“小民的任务已经完成,就请大王將家父、妻儿都放了吧。”
“他们如今在宫中过得很好,再多住一些时日也无妨。”
“大王到底想要我做什么?”
“刺杀刘恆,为我们三兄弟报仇。”
“那我要是不答应呢?”
“那就让你的家人跟著一起陪葬吧!”
吴行明冷冷地看著刘兴居。“大王好像忘了件事。”
“何事?”
“我是刺客。”一把匕首不知何时已出现在他的手中。“吕后当初便是死於这把匕首,大王难道也想试一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