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当宋方从亭舍醒来。
他正准备出发去找別的刺客,忽然见到吴行明走了过来。
宋方心中欣喜,连忙迎了上去。
“行明,我就知道你会来的。”
吴行明也不想废话,將宋方带到没人的地方,问道:“只要杀掉对方就行,没有其他条件了吧?”
“没有,只要杀了他就行。”
“行,我接下了。”
宋方连连点头,以吴行明的本事,只要他愿意出面,那这事基本就稳了。
那他这个中间人,一来一回,就能赚二十万钱。
接下任务后,吴行明便回家收拾起行装。
见识过那么多惨剧后,他不想再做刺客,也不想牵扯进刘氏皇族的纷爭中。
但现在吴矩亲自託梦,吴行明也不敢违背。
至於那什么家规,等以后再慢慢想吧。
临行前,吴行明又去见了杨顺,嘱咐他帮著照看一下家里。
做好一切准备后,他才正式出发,前往梁国。
三月初,刘恆颁布詔令:除关无用传。
意思是关禁解除,百姓们跨郡县流动也不用向官府报批了。
这是件好事,吴行明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偷偷摸摸的出行。
梁国国都睢阳,距於陵近千里。
正常来说,他至少得七八日,才能赶到睢阳。
梁怀王刘揖死后,刘恆听从贾谊的建议,不仅没废除梁国,反而还扩大了它的封地,並迁淮阳王刘武为梁王,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
梁国,地处中原腹地。
军事价值与经济价值,都远高於其他封国。
因此,不论是吕雉,还是刘恆,都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外人。
吴行明沿著官道,先至濮阳,然后再南下。
如此八日后,终於是赶到了睢阳。
这里市集繁荣,离城三里远,便见到了往来不绝的商队,以及售卖货品的摊贩。
吴行明牵著马,一路边走边看。
忽然,他听见身后有动静,扭头一看,只见烟尘滚滚。
一队大约五十人的骑兵正朝睢阳城而来,他们举著一面青色的梁字蛟龙旗。
在梁国,能举这面旗的,自然是梁王刘武。
按照礼法,梁国百姓都得避道,並伏身跪拜。
吴行明则机敏地往后躲,来到一名摊贩的架子后,悄悄躲了起来。
从架子的缝隙中,他看见了队首的刘武。
刘武身披鎧甲,如同一个凯旋的將军。
他今年二十二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从淮阳国来到梁国,刘武为了熟悉封国內的情况,每天都会带队外出,对此百姓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刘武走后,百姓们也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吴行明也跟著牵马进了城。
在睢阳城住下后,他便开始打探起贾谊的消息来。
太傅,职责是教导、辅佐君主。
周时位列三公之一,但到了汉代,这一职位便成了虚职。
太傅的职权大小,主要看君主的態度。
比如刘揖,他对贾谊十分尊崇,因此贾谊的建议他都能够接受採纳。
可刘武早已成年,有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与性格。
贾谊这时候教导他循规蹈矩,遵奉礼法,非但没有效果,甚至適得其反。
再加上隨刘武来的新臣,半年不到,贾谊在梁国便完全没了存在感。
他依旧是太傅,但却没几个人理会他。
吴行明在城里简单地打听了一番,百姓们对贾谊的印象还不错,称他为儒雅隨和的君子。
明確大致情况后,他便正式动身,前往太傅府,想看看这贾谊到底是什么人,祖父竟然会託梦让自己来救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