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堤坝始建於战国,至今已有数百年的歷史,秦朝及汉初时,並没有进行大改,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缝补。
这次遇上了接连不断的大暴雨,决堤也是可以预见的。
他们离开营区没多久,便看见了那处堤坝的缺口,那河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那缺口足有七十余丈,只是远远地看著,便明白这事的难度。
现在封堵决口的办法,是先打木桩,再丟下巨石、埽捆,如此步步为营,逐步封堵决口。
可如今水势太大,不论丟什么下去,都会被冲走。
因此,许多官吏都建议等下去。
等水势减弱后,这堤坝就好修补了。
至於这期间的损失,那都是天灾,也不是他们的责任。
登上堤坝,他们便见到一条旷阔如海的大河。
贾谊身为雒阳人,对这条河是再熟悉不过了。
因为河里泥沙太多,河水整体呈土黄色。
此时河水的水面离堤坝仅有两尺,要是雨再继续下,估计这整段堤坝都得垮掉。
到了那时,受灾的就不止是东郡,而是整个中原。
贾宇扶著贾谊来到决口处。
河水由决口奔涌而出,如瀑布般,发出巨大的响声。
贾谊站在那里,看著汹涌的河水,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而且其他办法周亚夫都已经试过了,不仅没有效果,还搭上了二十多条人命。
难道只能等水势减弱?
在堤坝上观察了半个多时辰,贾谊才离开。
回到营帐中,周亚夫急忙问道:“太傅可有主意了?”
贾谊也是摇了摇头。“想要封堵决口,必然得以巨物堵塞住,寻常的巨石根本没有效果。”
“可如今我们上哪去找巨物?就算有,我们又如何搬得动?”
小的没用,大的运不动。
他们正好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中。
现在除了神跡外,似乎已经毫无办法了。
“郡尉莫急,容我再想想。”
於是,贾谊便独自留在营帐中,默默地思索起来。
想要在汛期堵住河水,以往的办法都没法施行。
可要是等下去,至少要三四个月。
到时候,东郡以及周边地区就会出现大范围的饥荒。
就算朝廷賑灾及时,恐怕也得死数十万百姓。
贾谊摆开竹简,手提著毛笔,想要写些什么,却迟迟下不了笔。
眾人怕打扰他,便离开了营帐,只有贾宇陪侍在旁。
次日,天又下起了濛濛细雨。
当吴行明过来给贾谊他们送早饭时。
发现贾宇早就倒在地上睡著了,贾谊则是坐在桌案前一动不动。
毛笔都干了,竹简上还是一字未写。
吴行明上前询问道:“太傅这是一夜未睡?”
贾谊这才回过神来,声音很是沙哑地答道:“无事,只是想事情入神了。”
吴行明劝道:“此事太过艰难,太傅也不必如此为难自己。”
放下早饭后,他又拿了两件裘衣来,分別披在贾谊和贾宇的身上。
贾谊很是执拗,坚持著不肯休息。
吴行明也没办法,总不能强行要求他入睡吧?
於是他只好陪侍在旁。
等到日中时分,天气再次放晴。
贾谊突然动了起来,他提起毛笔,用嘴润了润笔尖,然后便在竹简上飞速地写著。
一刻钟后,他才放下毛笔,满意道。
“將此疏交给周郡尉即可。”
说完之后,贾谊便直接倒在地上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