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牌越强,越要藏得深!这“学霸掛”的秘密,绝对比那个半公开的“回血掛”更需要捂死!
从这天起,乔霖的蛰伏生活变得异常充实和高效——如果忽略每次学习后那长短不一、但都极其深沉的昏睡的话。
白天溜达刷脸维持病號人设,顺便听听八卦;晚上关起门来,就是知识的饕餮盛宴。
表演、导演、编剧、乐理,甚至连金融、心理学这些看似不搭嘎的,只要他觉得未来能用上的,都成了他疯狂吞噬的对象。
表演、导演、编剧、乐理,甚至连金融、心理学、合同法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都抽冷子看了不少。
代价?嗨,不就是睡嘛,一睡就是十几个小时起步,就当提前养老,为国家节省养老金了!
在提升硬实力的同时,乔霖也没忘了思考如何迈出信息变现的第一步,捞点实在的。
光升级不打怪也不是个事儿,得搞钱。
写小说?等火了黄菜都凉了。
直接投剧本?新人作者的剧本在大影视公司眼里,跟废纸没啥区別。
想来想去,还是写歌靠谱点。门槛低见效快,特別是在眼下这个时间点。
关键是,抄什么歌?
乔霖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无意识敲打著,脑海里全是未来那些洗脑神曲。
他需要一首在2004年或2005年初就能迅速火起来、製作相对简单、且符合当时市场口味的歌。
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复杂。
几首神曲的旋律在他脑中掠过:《两只蝴蝶》、《求佛》、《秋天不回来》......
这些歌,放以后是广场舞標配,土得掉渣,但在特定的时代,那可是印钞机级別的存在!
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首歌上,《老鼠爱大米》。
旋律简单到幼儿园小朋友都能哼,歌词直白到小学生都能懂,製作要求非常低,最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马上就要通过街边那些“清仓倒闭”的商店喇叭,火遍全国。
就它了!
选定了歌曲,下一个难题就是製作demo。
仗著外掛的逆天效率,音乐製作软体在他眼里跟自带新手引导似的,摸索几个小时就玩明白了,什么midi输入、音色选择、节奏编辑、多轨录音、简单混音,手到擒来。
几天功夫,他就凭著记忆,用软体自带的钢琴音色,把《老鼠爱大米》的主旋律和基本和弦走向给扒拉了出来,然后配上一个动次打次的鼓点loop,齐活儿,歌曲的基本骨架有了。
最后一步,录人声。
他清了清嗓子,酝酿了一下情绪,开唱。
嗓音条件嘛,ktv路人水平,胜在乾净,音准和气息也还稳。
“我爱你~爱著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录完自己听了一遍,效果差不多是ktv水平。
糙是糙了点,伴奏跟闹著玩似的,但那种简单、上口、极易传播、听一遍就能跟著哼哼的“神曲基因”,已经完全拿捏住了。
demo製作完成,最难的一步来了,投递。
索尼、华纳、滚石?乔霖摇摇头,想都不用想,纯属浪费光碟和邮票。
人家大公司门口,新人demo堆得比山高,谁会搭理你?
他需要更精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