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內力吗?”
陈余庆睁开眼,脸上的喜色难以掩饰。
他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体內那股微弱的气,在经脉中静静流淌,所过之处,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好似浸泡在温泉中一般。
哪怕他没有刻意运转,那股內气也在生生不息的循环著。
“易筋经……”
这是陈余庆依据佛理,医术,武学原理而领悟自创,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臟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內生,血从外润。
接下来,只要不断壮大这股內气,就能够转化成为深厚的內力!
如何壮大?
陈余庆依据医典中的人体密藏,分为大周天和小周天。
內气初成,其势甚微,当以小周天运行,炼精化气,快速积累,即从下丹田的祖窍(藏经之所)出发,沿著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运转,最终回归祖窍。
內气大成,充盈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之后,其势如龙,当以大周天运行,打通奇经八脉,盈满至全身。
到了这一步,內力便可隨心所欲,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
“不知道易筋经內功心法,比起罗汉堂首座修炼的內功如何?”
这恐怕只有日后交手才能知道。
眼下既然有了內功心法,出现在职业面板上,那剩下只有一个字——肝!
……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
转眼便是五年后。
达摩堂偏殿。
一位身披大格子袈裟,慈眉善目的老僧正坐在书案后,在册装订精美的佛经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盖上皇觉寺住持的印信。
別看这小小两个动作。
若没有这个流程,这部由陈余庆抄录的佛经,顶多也就能卖三两银子,其中二两五钱还是看在金栗纸,上等徽墨的面子上。
可由这位老僧留名盖印,价值足足能翻数十倍,卖出上百两纹银!
同时也能让他在豪绅权贵中留下深刻印象,名利双收!
这位老僧,便是达摩堂首座,皇觉寺的住持无色禪师。
“那位抄经人还不愿意皈依我佛吗?”
留名盖印后,无色禪师翻阅著佛经,看著那些禪意深远的字跡,开口问道。
下方,一名黄袍武僧双手合十,恭敬开口:“回住持,听空闻禪师所言,此子凡尘未了,尚有赎身回归俗世之心。”
“可惜啊,可惜……”
无色禪师手指轻轻拂过经文,口中轻喃。
不知道是可惜这些字並非出自自己之手,还是可惜陈余庆不愿意拜入佛门。
片刻后。
无色禪师合上经书,口中念诵佛偈,道:“阿弥陀佛,此子独具慧根,与我佛门有缘,合该度化。”
“如若他还不愿意,那就是佛心蒙尘,该经歷一些红尘劫难,助他洗涤尘埃污垢,皈依佛门。”
何为红尘劫?
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因缘聚合……尘世间的苦难无外乎是这些。
黄袍僧人没有多问其中含义,便点头应道:“谨遵住持法諭。”
他显然是做惯了这类事情。
离开偏殿后,黄袍僧人神情冷峻的开始安排。
他查过陈余庆的来歷。
一个流民出身的杂役,皇觉寺银子將他从流民营捞出,给他吃住,却不知感恩,当真是……执迷不悟!
“我佛慈悲,愿助他勘破迷惘,皈依佛门,享世界极乐。”
……
杂役僧舍。
陈余庆盘坐在床榻上,五心向天。
一股滂湃的內力从下丹田祖窍汹涌而出,好似滔滔大河奔腾不休,在经脉之中肆意奔腾,不过瞬息功夫,便充盈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
盈余出来的內力,转而流转向奇经八脉。
一股肉眼可见的气浪,环绕在他周身,竟然缓缓托举著他的身体,漂浮在半空中。
可见其內力之浑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