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 加速帝国的死亡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57章 加速帝国的死亡

那壮汉低下头,打量了一下徐振邦,见他衣着体面,气质沉稳,不像一般凑热闹的倒爷。

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那份已经有些被揉皱的报纸递了过去。

“喏,看吧,头版头条!咱们秦老板,这回可是在苏联彻底出名了!”

壮汉的语气与有荣焉,仿佛秦远的成功也是他们所有在这里拼搏的中国人的集体荣耀。

徐振邦接过报纸,王功泉也立刻挤到他身边。

尽管王功泉的俄语水平有限,但巨大的标题和穿插其中的秦远的照片还是能看懂的。

徐振邦则快速而专注地浏览着文章的主要内容,越是往下看,他的眼神就越是震惊。

报道以一种近乎白描却又充满力量的笔触,勾勒出秦远从燕京胡同走向莫斯科的传奇之路,其中穿插着对苏联轻工业现状的无奈叹息和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活力的隐晦赞赏。

那句“久旱逢甘霖的土地”和“欠缺现代化生产技术”的论断,像针一样刺入眼帘。

徐振邦目光闪过一丝精芒,转头低声用中文对王功泉说,“王老弟,你东山再起的希望,八成就在此人的身上了。”

“这位秦老板,真是……胆大包天,又眼光毒辣。这篇报道,简直是在苏联人的骄傲上跳舞,却又让他们无法反驳。”

王功泉目光闪动,沉默不言。

看着报纸上秦远那张年轻却充满自信的照片,再听着周围倒爷们兴奋、崇拜、夹杂着羡慕的议论声,心中的震动无以复加。

他原本以为秦远只是一个特别成功的倒爷头子,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商人。

但这篇报道展现出的格局、视野以及对两国经济现状的深刻理解,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倒爷的范畴。

“用罐头换飞机……挖掘传统饮料的现代化商机……打造服装品牌……”

王功泉喃喃自语,他在琼州搞过开发,深知这其中任何一项操作的难度和所需的庞大资源与人脉。

而秦远,一个报道中描述的“胡同串子”,竟然在异国他乡同时推动了这么多惊人的项目,并且赢得了苏联主流媒体的承认。

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胆识和运气,更是超凡的战略眼光、执行力以及……一种能撬动时代杠杆的魔力。

就在这时,旅馆里面一阵骚动,有人喊道:“斌子哥来了!”

只见一名身材高大,接近两米的汉子从旅馆后院走了出来,显然是被外面的喧闹惊动了。

他扫了一眼挤满院子和廊道的人群。

“怎么回事?都聚在这儿干嘛呢?”

斌子扬声问道,虽然语气平常,但自有一股威慑力,人群稍稍安静了一些。

先前念报纸的壮汉连忙解释:“斌子哥,大家都在看消息报报道秦老板的文章呢!这两位是新来的同志,也想看看。”

斌子走到徐振邦面前,看了一眼他手中的报纸:“你会俄语?”

“是的,同志你好。”

徐振邦放下报纸,不卑不亢地伸出手,“我叫徐振邦,川航的。”

“川航?”斌子眉头一挑,“你来这干嘛?”

他可是清楚,订购了古比雪夫中的七架飞机,其中四架就是川航的。

“是这样的,我们川航有些事情想和你们秦总谈谈,顺便考察一下苏联这边的营商环境。”

徐振邦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那你们可不赶巧了,”斌子淡淡道:“我哥昨天就坐车从莫斯科前往古比雪夫了。”

“古比雪夫?”徐振邦一愣:“就是生产图-154客机的那个古比雪夫?”

斌子瞥了他还有王功泉一眼,如实说道:“是,如果你们现在出发,兴许还能赶得上。”

徐振邦千里迢迢来莫斯科,为的就是找秦远,试探建立空中航线的可能。

现如今秦远不在莫斯科,那他还呆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