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关雄二十岁,未婚。武艺一般,可脑子好使,是他们的军师。
二哥常威,十九岁,未婚。有勇有谋能独当一面。
三哥时青是孤儿,名字是师父取的,十八岁,天生神力,可脑子不好使,说话时结巴很是厉害。
祁安排行老末,做事衝动,有急智,最能惹事,武艺和常威在伯仲之间。
同时,他们也是师兄弟,师从七七父亲常远峰。
出事之前兄弟四人几乎形影不离。
吃大锅饭,住通铺,一起练武,一块洗澡,几乎二十四小时都在一块。
他们平时好勇斗狠,任侠好义,打抱不平,自詡为行侠仗义的侠士。
想到倒在身边的大哥和三哥,祁安的心忍不住又是一阵颤动。
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祁安的心神再次来到空间里,统计厨房里的东西来分散思绪,他怕再想下去会倒在大街上。
冰箱里的肉和大虾加到一起有七八斤左右。
麵粉有二十公斤左右。
大米有大半袋子,三十公斤左右。
祁安心说,“要不是家里的田地都租给了別人,现在家里肯定会存很多粮食。”
“土豆有半麻袋,有二十公斤。
胡萝卜,莲藕各有两个,忽略不计。
粉条是在村里买的红薯钱加工的,数量最多,有一百公斤左右。
咸鸡蛋一缸,自己醃的,两百枚左右。
蒜一缸,自己醃的。
祁安记得生蒜用了二十斤,白用了五斤,醋也是老品牌的陈醋,各种配料也都是用电子秤称好往里放的。
只是还没吃过,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都是在网上学的,想必不会太差吧!
葱姜蒜,各种调料一应俱全,自家炸的豆油,两个十公斤的桶都装满了。
有这种条件,不开饭馆岂不是都浪费了。
祁安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发现这个季节卖蔬菜的还是很多的。
特別是各种野菜,一毛钱能买一箩筐。
反倒是肉食很少,偶尔才能看到有山民卖猎物。
祁安还看到了两个有些面熟的猎人,他记得是隔壁村的,在山里打过照面。
山民的防备心很强,祁安蹲在摊位前看了看,发现他们不认识自己,他也就没有搭话。
这两位猎人今天就带了几只瘦不拉几的野鸡,野兔,还都已经有了异味,祁安没兴趣。
祁安没兴趣,其他人可是很想买,正有人在跟他们討价还价。
其实燕山镇有收猎物的门店,还不止一家。
只是价格吗?就有点不尽人意了。
他们跑到四九城,一斤可以多挣百分之十五左右。
肉铺里大多只剩下一些骨头和下水,即使还有肉卖,上面连点白点都看不到,乾瘦乾瘦的。
对於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若是同样的价格,肯定不愿意买。
反倒是卖海鲜的门店还挺多,想到天津並不远,祁安也就释然了。
看了看价格表,祁安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就是最小的银鱼乾一斤都要一块五,小黄鱼一块六。
干虾皮一斤两块,湿的一块二。
最常见的八头鲍每斤十三块,鱼翅燕窝根据品质不同,更是天价。
看到对虾的价格是九块一斤,祁安心说,“他们三个晚上有口福了。”
空间冰箱里有两盒对虾,一只三两左右,一共八只。
“伙计,这种布袋子啥价?”
祁安最后来到一家比较大的杂货铺,他需要几个麻袋,把厨房里的食材都换个地方,这样才能薅系统的羊毛。
“贵客你好,三毛。”
“粗麻袋呢?”
“两毛。”
解释一下:(这个年代的布袋子装满也就能装十公斤左右的麵粉。
因为含量极高,所以价格比较贵。
这种布做衣服有些脆,纳鞋底的话,若是家里没有破布,它就是首选。
粗麻袋装土豆的话容量是一百公斤。
粗麻袋的缝隙很大,还掉毛毛,装不了麵粉。
农村大多用粗麻袋来装玉米棒子,红薯,土豆等,特別结实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