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幣的微雕钢印能在100倍显微镜下看见12层防偽纹,”他把表甩回柜檯,眼神中充满了失望,“而你们的钻石,不过是粘在电子表上的玻璃碴——你看这樱纹路,连林静湘眼尾的泪痣微雕都仿错了角度。”
张德收到的加密传真里,500公斤金条正在杜拜金库排列成樱图案,每根金条的微雕编號都对应创世区块前6位哈希值。
他勾著电话对老黄笑:“把金条照片发暗网,重点拍显微镜下的泪痣细节——让他们知道,我们的黄金不是金属,是偶像刻在时光里的指纹。”
曼谷工厂,谢尔盖正把卡带机麦克风拆解成零件,焊在“萤火虫4號”的螺旋桨轴上。“当驾驶员吹《北国之春》前奏,”他用俄语嘟囔,眼神中带著一丝困惑,“麦克风会识別220hz基频——”“错了,副歌部分的基频是235hz,而且要对应第三片樱微雕的叶脉走向。”
张德的越洋电话突然响起,声音里带著一丝急切,“记住,螺旋桨每转12圈,必须吻合林静湘《雪之》的副歌节拍——这不是无人机,是会飞的声纹密码锁。”
首飞当天,湄南河上空迴荡著熟悉的旋律,10架“萤火虫”的樱微雕在阳光下连成星河。当第一架无人机降落在新加坡节点,舱门打开的瞬间,扬声器播放:“请用我的声音证明。”
黑手套的黑客们盯著指令在声纹识別系统里被碾成碎片,才惊觉张德早把声纹的共振峰,刻进了每片柳木螺旋桨的年轮里。
“黑客之眼”论坛的首页突然炸开红光,用户“电子幽灵”的帖子配著美军夜视仪照片:“汉堡卖家说,只要露出『ljx』微雕钢印,直接走星幣结算!”跟帖区瞬间被声纹解锁视频淹没,陈禧善的“恐龙”台词截图在半小时內被转发2万次。
张德坐在终端前敲下回车键,“明星节点挑战赛”的悬赏令砸向暗网:破解林静湘声纹者,奖励1000星幣+全球限量100只的樱微雕表;找出刘伊菲童声漏洞者,直接获得港岛总部门禁密钥。
他看著节点地图上的光点从27个暴增至53个,知道当黑客们沉迷於解析明星声纹时,星幣的信任网络早已跨过马六甲海峡,在蒙巴萨的星空下亮起了第一盏节点灯。
財务室里,老黄的算盘珠子蹦得老高:“陈禧善代言带来1200万港幣营收,声纹模块研发成本才6万——”张德突然用笔尖戳向资產负债表新增栏目,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锐利的洞察力。
“错了,这不是成本,是声纹资產的原始积累。你看京城电子表专柜,粉丝为了『陈禧善守护节点』的开户资格,愿意多300%溢价——每个明星声纹,都是我们铸在暗网的信用勋章。”
京城街头,少女们排著队把声纹录入表链软盘,镜头扫过她们手腕上的微雕钢印,技术员悄悄將数据写入第7层防偽纹路——
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身份,是张德设计的“信任dna”,把偶像的声纹振动频率,永远刻进了1994年的数字年轮。
红磡地下实验室,直径2米的电磁脉衝装置发出野兽般的低吟,镰刀盯著电压表尖叫:“三秒內,港岛所有软盘都会变成废塑料!”
毒蛛咬著牙按下启动键,却听见地面传来剧烈震动——新义安的弟兄们举著焊枪破门而入,枪口反光映著他们腕錶上的“ljx”微雕,正是三小时前张德让李哥连夜刻在帮会信物上的“追踪钢印”。
张德站在总部天台,看著红磡方向的火光,对讲机里传来李哥的喘息:“设备砸了,人也捆了。”
他转身望向伺服器房,37个节点灯依然闪烁——上周他让谢尔盖在无人机螺旋桨微雕里植入反磁涂层,又把10台老式收音机调成不同干扰频段,在屋顶搭起了土法电磁屏蔽网。
“他们永远不懂,”他摸著腕间旧錶,表背微雕在火光下泛著冷光,“我们的信任锚点,藏在每个用户的心跳里。”
凌晨三点,深水埗铁皮屋,张德看著缴获的电磁脉衝图纸笑出声:“他们以为毁了软盘就能切断信任链,却不知道每只电子表都是移动节点,每个微雕钢印都是信任基石。”
谢尔盖的传真传来好消息:“萤火虫”续航提升至45分钟,螺旋桨微雕增至12道,对应林静湘的12首冠军单曲;金明秀从京城发来截图,客户端新增“声纹皮肤”,用户可把陈禧善的电视剧台词设为开机音效——
这些细节像拼图般在张德脑海里成型,他知道,星幣的信任网络早已不是技术架构,而是千万人共同编织的数字信仰。
地球另一端,纽约黑客对著刘伊菲的童声频谱抓耳挠腮,莫斯科工程师在节点上刻下芭蕾舞鞋微雕,奈洛比的教室节点里,孩子们用当地语言改编“恐龙出现了”作为启动密码——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每句歌声,都在张德设计的“大洲守护计划”里,成为亚洲节点的声纹基石。
他翻开新笔记本,钢笔尖在“星幣2.0计划”下划出三道重痕:
1. 大洲声纹壁垒:刘伊菲的童声镇守亚洲高频段,林静湘的尾音锁死核心共振峰,陈禧善的爆破音构建北方声纹防火墙;
2. 微雕地图工程:开发可视化节点网络,输入明星微雕编號,即可看见全球信任链如何通过声纹振动连接;
3. 声纹特工学院:在羊城和京城训练“声纹间谍”,让节点操作员能模仿明星声纹的每处气颤,作为人工验证的终极防线。
凌晨五点,伺服器房的地图上,53个节点光点如星子闪烁,每个光点都对应著一段声纹波形和一枚微雕钢印。
张德想起1990年的深夜,自己在深水埗数硬幣时,蚀刻机的噪音曾吵得他睡不著觉。如今这噪音却成了最动听的战歌,0.05mm的蚀刻针每落下一次,就在数字时代刻下一道信任的年轮。
窗外,新义安的走私船拉响启航汽笛,“萤火虫”的嗡鸣与早间新闻交织。张德摘下腕錶,对著晨光转动表背,声纹波形在微雕纹路里流转,像极了1994年的第一缕阳光——
这是属於软盘与微雕的时代,是声纹与信任的狂想曲,而张德知道,这场用偶像声音和钢铁纹路谱写的传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