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长鼻头一动,立马就有八方之风奔涌而来。
此地残留的气息已被城隍神域污染,他想要寻到那些从鬼市提前逃窜出去的妖鬼,就只能藉助八方之风来一一甄別。
世间凡修行者,无论正邪仙魔,无论修为高低,其终生都在吐纳灵机、淬炼法力。
而以如意宝策中的呼风法之论调来看,凡天地灵气、元气、魔气、煞气等等与“炁”相关之概念,都可归之与天地大块唏嘘之中。
正所谓“野马也,尘埃也,天地之以息相吹也。”
一切生灵的气息都是相互激盪,相互交融的,如风裹挟尘埃,气流托举雾气,世间万物都可以归之於一个相同的本质。
即,“炁”。
或者说“炁”之动。
而方长四时八风法便是以此为立意,由此向下阐述而修成的一门神通,当他以自身之气和合天地之息,以自身之神和合八风之神时,他便也成了天地之息的一份子。
一时间,法力如泄闸洪水般涌入风中,托举著他的神魂,遨游山间,穿林过谷。
在山坳打旋,在谷中激盪。
吹过林间走兽,扶起云中燕雀。
两刻后。
面色略有发白的方长停下了四时八风法的运转。
此法上感天心,下和天地之息,妙处无穷。
但坏处就在於,方长八品的通法境修为还是太低了。
他在这种环境相对单一的旷野运转四时八风法的感应法门时都非常勉强。
若是到了金水县那种人口密集、仙凡混居的地方,光是分辨气息就能烧毁他的神魂。
默默调息至神魂与法力重新回到巔峰,方长吐出一口烟霞,合身其中,向著金河方向飞去。
昨夜鬼市一行,他记下了不少鬼怪气息,但眼下还能找到的就只有一个了。
他虽怀疑山丹城隍王生奇暗中勾结那不见经传的天织娘娘。
甚至与阴司某些官吏勾结,这才可以截下他发往黄追的丁亥文书,能在最短的时间赶来灭口。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对山丹县內的掌控力度也是少有的强势。
——从他招来小鬼向黄追传递文书开始,至今不过一个多时辰,但从鬼市出逃的大多数妖鬼已经尽数被打杀乾净。
眼下这个,也是因为已经进入其他州县,出了山丹城隍的辖区才侥倖逃过一劫罢了。
……
金河河岸。
一道纤细烟霞笔直而来,掠过几处小船坞,轻巧的落在一处芦苇盪旁。
一只白净手掌拨开芦苇。
身穿青色云颺卷浪袍,头上插著一柄白玉簪子,作书生打扮的方长从芦苇盪中踱步到至小路上。
正好衣冠,便朝前大步走去。
那里有一家新开的茶棚。
好巧不巧,茶棚中有两粒他之前丟给穿山甲的碎银。
“店家,一壶茶!”
“客人稍等。”跛腿的卖茶汉打了声招呼,表示他们刚刚开门,茶水还未烧开呢。
这茶棚临水而建,位於金河一处河湾旁,以竹木作架,茅草覆顶,四角立柱而未设围墙,仅以芦苇席作了简单隔档。
茶棚內设著三张粗木方桌,一角的泥炉显然刚刚才生著火,上面的铜壶还未烧开,木柴燃烧的气味压著茶香,棚中还有些没散去的烟气。
棚外的篱笆墙上爬满了各色喇叭,喇叭旁还插著木板一块,上书:
“大障。”
倒是个別有趣味的茶棚。
方长挑了一张临水的方桌落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