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长出关时正值深夜。
可山上桃林中却有两道高大人影正在苦苦寻觅。
他这桃林,看似只有一道简单翳形术用以阻拦凡人,但实则不然。
方长在东山生活了七八年,他四时八风法和合地利,顺应节气而修地利的法门就是在此地修成。
他在此神通上的一身修行,起码有五成就体会在日日除草浇水的桃林中。
若不通天文,又不懂地理。
他若不允,一般人物还真进不了此地。
不过看这二人打扮,当是金水县城隍司的文武判官,也不知道他们二人来此何事。
文判是个头戴乌纱帽,一身绿色长袍,面容温和,粉面长须的中年文士。
武判则作武官打扮,头戴武弁,穿著一身玄色袍子,双目圆睁,虬髯铁面,此时已在林中急不可耐,正在与文判商量如何破了此阵。
方长拨弄了一下阁楼烛火。
就见一点火光照透迷迷茫茫的绿色桃林,为二人照亮一条林中小道。
一路繁盛开,铺以小石,显然是有人时时修剪的。
“这……”
文判与同伴对视一眼,两人赶紧沿著小路往外走去。
一出桃林,二人便在一处朱红阁楼下见到一昳丽青年。
葛巾斜綰,其间露著白玉簪脚,一身半旧的茶褐直裰单衫,透著里面的靛蓝布汗衫。
两袖高挽至肘,靸著两只麻履。
仿佛是哪家士子为了温习考试而久居山中,虽衣衫不整一般,可他只是站在阁楼下就有说不出的率性自然来。
待到文武二判走到近处。
即便是文判这种生前以身形挺拔,颇有美名者,见到方长那张堪称夺目的面孔时亦忍不住发出一声讚嘆。
“阁下真可谓韞玉怀珠,朗若玉山是也。”
“文判过誉了。”方长提著一盏纸皮灯笼,在影影绰绰的光影中露出一点笑容。
“不知二位深夜来此,是何贵干?”
“马大人听闻东山桃林中有狐仙居住,其丰姿绰约,侠骨柔心,听之敬佩,想邀您前往马大人私宅一敘。”
文判从怀中取出一封帖子,恭恭敬敬的为方长双手呈上。
鎏金拜帖在烛火中映著朱红阁楼,在夜色中显露出一点奇诡色彩来。
“城隍大人深夜邀请狐妖一敘。”
方长摸著下巴,不知在想什么。
久久之后才蹦出后半句话来,“听著就很有趣,何时何地,届时我自会前往。”
“就在明晚,阁下可用此贴作凭证,到时自有领路”。
方长收了帖子,让文武二判也鬆了口气。
先前此人一纸状书直递阴冥。
顷刻间便是地陷赵府,鬼神身死,诺大一个泥偶会雷鸣地动间便化作飞灰。
此事更累及城隍马燃,害得天雷击塌城隍庙,只一道玄雷落下,就破了城隍金身,差点让他们这一干鬼神都为其陪葬。
来之前他们人心惶惶,来之后更是被困在竹林中半夜不能脱身。
却不曾想真正见到这位狐仙了,他反而没有之前表现的那么凶恶,其人丰神俊貌,颇有仙姿。
“阁下,那我二人便先回去復命了。”
得到方长应允,文武二判便匆匆离去,那看似凶恶的武判更是全程紧绷著身子,一句话也没有说。
不知道的还以为方长对他二人做了什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