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规矩我懂,此处为脑子寄存处,请各位读者老爷,把脑子寄存在此,被毒到的话请取回脑子治疗好再回来。
2025年1月1日,元旦,龙国海市。
夜幕降临,在海市,每当阴雨天气,云层会显得很低。
今天就是这样,黑厚的云层压在海市的头顶。
平日不算高大的楼房,此刻,都在乌云里若隱若现。节日的气氛也被挤压得无影无踪。
豆大的雨点冲刷著马路,噼里啪啦砸在苏阳廉价雨衣的帽檐上。
“这鬼天气!”苏阳骂骂咧咧,將电动车雨衣的帽檐又往下拽了拽,趁著雨天单价贵,能跑几单是几单吧。
海市的冬天,属於魔法攻击,空气异常湿冷,东北人都不一定能抗得住。此刻冷风裹挟著水气,挑著雨衣和外套的缝隙钻进苏阳的身体里,冻得苏阳忍不住打个冷颤。
更让他难受的是,胸口那熟悉的沉闷感又开始隱隱作痛。
苏阳左手下意识地捂了一下胸口,感觉心臟像被一只手给攥著,轻轻的捏了一下。
二十四年了,这该死的先天性心臟病,如同附骨之疽,从他记事起就一直折磨著他,限制了他太多太多。
別人能跑能跳,他稍微剧烈运动就会心跳紊乱,干点重活就头晕眼,废人一样;
別人毕业后都找个好工作,他却因为体检不合格屡屡碰壁,没办法,hr也是混口饭吃。
现在流行996福报,他这心臟病像个不定时的炸-弹,万一倒在工作岗位上呢?没有哪个公司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每次去面试,都是顶著对方遗憾、怜悯、同情的眼神,沉默著离开,始终过不了体检那一关。
所以,毕业半年,他最终还是干起了送外卖,当一个编外骑手(ps:作者对送外卖不太懂,这明显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工作,脑子不好使,订单一多应该就懵逼了)。
送外卖多劳多得,每个月也能多少挣点钱,凭劳动所得,还不用看別人怜悯同情的眼神(大哥们,苏阳不是专业全职骑手,就是送一单是一单)。
生活总要继续,活著才是目的。有这个前提,他没法不去拼一拼,再说他也心有牵掛。
“阳阳,慢点骑,安全第一!”苏阿姨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
家里有辛苦操劳的苏阿姨,和比他大两岁,正在读研三,优秀且懂事的苏晴(家贫不代表上不了学,助学贷款、勤工俭学了解一下)。
想到苏阿姨,苏阳心里泛起一阵暖意,还有浓浓的愧疚。
苏阿姨原本和丈夫,在海边打渔为生,后来丈夫酗酒没了,她就卖了渔船和老房子,带著两岁的苏晴,搬到了海港区,在孤儿院找了份清洁工的工作,养家餬口。
也是在那里,苏阿姨捡到了被遗弃在门口的他,给了他一个家,以及一个名字——苏阳。
他懂事后,从旁人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他一度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真相(我隔壁村有原型,但他不是主角)。
苏阿姨看出了他的不安,温柔地对他说:“阳阳,无论如何,你都是我的孩子。你如果觉得彆扭,可以喊我阿姨,但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我的孩子。”
从那时起,苏阳在口头上改称苏妈为“阿姨”,但在他心中,苏阿姨的份量,比之亲生母亲更重要。
他知道,这份养育之恩比天大,称呼的改变,只是为了让彼此更自在,绝影响不了彼此之间的情感。
如此他必须撑下去,减轻阿姨的负担,让阿姨不再那么辛苦,让晴姐能安心完成学业。
“叮咚!”
手机导航提示音响起,打断了苏阳的思绪。
“前方路口左转,进入人民大道,目的地距离您还有1.5公里。”
苏阳深吸一口气,忍著胸口的不適,打起精神,操控著电瓶车进入非机动车道。
人民大道是海市的主干道之一,旁边就是人民广场。
雨更大了,路灯显得很昏暗,狂风卷著暴雨,恶劣的天气,导致路上的车辆都很稀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