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浦江高科园,奇点科技办公室兼实验室里,此刻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张伟、王倩、刘宇三人,此刻正目不转睛地盯著电脑屏幕上最终定稿的三维模型。
经过这段时间的奋战,尤其是在苏阳那看似不经意,实则字字珠璣的“点拨”下,散热器的详细结构设计终於完成了。
屏幕上,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散热器模型静静悬浮著。
它的整体线条简洁流畅,主体结构紧凑而精密,每一处细节都经过了反覆推敲。
尤其是內部那些按照苏阳“建议”设计的特殊结构,虽然从模型上看不出具体原理,但光是那复杂的形態,就让人感觉不明觉厉。
“漂亮!”王倩忍不住讚嘆道,“这造型,比市面上那些傻大黑粗的强多了!”
刘宇扶了扶眼镜,眼神放光:“结构定了,接下来就看我的了!苏总给的那些关键参数,还有这个內部结构的特殊设计,我倒要看看仿真结构到底有多夸张!”
苏阳也走了过来,看著屏幕上的模型,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这模型,基本上百分之九十还原了他脑海中,经过超级大脑和原子视角优化后的理想形態。
张伟的执行力確实很强,能够精准地理解並实现他那些“超前”的设计要求。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张工辛苦了,设计得很完美。”苏阳点头肯定道,“刘宇,接下来就看你的仿真了。把工况设定得苛刻一些,用市面上发热最高的几款旗舰手机晶片功耗作为参照,压力给足。”
“明白!苏总,您就瞧好吧!”刘宇显得信心十足,立刻回到自己的工位,打开专业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体。
他熟练地將张伟完成的3d模型导入仿真软体,开始设置边界条件、网格划分、流体模型和热源参数。
这一步至关重要,仿真的准確性直接关係到后续的决策。
他特意选取了当下最热门,也是发热最严重的几款手机处理器型號,模擬它们在最高负载下运行大型游戏时的发热功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电脑风扇的轻微嗡鸣。
张伟和王倩虽然手头也有工作,但都忍不住时不时地瞟向刘宇的屏幕。
终於,经过数小时的高性能计算,仿真结果出来了。
刘宇盯著屏幕上生成的热力图和数据曲线,眼睛越瞪越大,嘴巴也微微张开,仿佛看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景象。
“我靠!”刘宇一声惊呼,打破了实验室的寧静,“这……这不可能吧?!”
张伟和王倩立刻被吸引过来:“怎么了?结果怎么样?”
刘宇指著屏幕,声音都有些颤抖:“你们看!看这个热阻数据!还有这个最高温度!太……太离谱了!”
屏幕上显示著清晰的仿真结果:在模擬极限工况下,这款散热器竟然能將晶片的最高温度牢牢压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
其计算出的等效热阻,远低於苏阳最初在技术要求文档里设定那个“已经很变態”的目標值!甚至,比目標值还要低了將近百分之二十!
“什么?比苏总的目標还低?!”张伟也凑近屏幕,仔细看著数据,惊讶道,“这性能……简直是怪物级別的!市面上那些卖三四百块的高端货,跟咱们这个比起来,货比货得扔啊!”
王倩也看得美眸发亮:“苏总之前提的那些『构想』,什么梯度变化的微通道阵列,还有那种特殊的材料参数……当时听著还觉得有点玄乎,没想到效果这么恐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