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压力来到冯将军这边  带着网咖回1950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粮食种子是个麻烦的问题,李锐虽然可以从网上买,但那毫无意义。

因为现代化的粮食种子是无法留种育种的。

简单来说现代化生产的粮食种子都是太监,缺乏传宗接代的能力。他花钱买了一些交了上去,还把关于杂交水稻的各种资料也上交了。

虽然说有点对不起袁隆平老爷爷了,但想来他是不会怪自己的。

毕竟早日让中国人民吃饱饭也是他的心愿。

一同上交的还有后世其他的一些高产作物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以及相关的研究论文等等。

光是那垒起来和小山一样高的资料就够农业部的工作人员们研究大半年的。

破晓基地现在的组织框架正在慢慢搭建起来,李锐明显的感觉到手上缺人了。

考虑到安全因素和保密的需求。

目前只有二十名科研人员在基地工作,其中一半负责计算,另一半负责上网收集和翻译资料。

每个人都很忙,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那是常事。

有的时候有的科研人员还会工作十七八个小时。

其实李锐是非常反对这种超长时间工作的。

因为科学工作不是时间越长就越好,一次性工作时间太长了实际上效率是会降低的。

而且晚上没休息好,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工作热情高涨不假,但也要考虑到人身体承受力的客观规律。

李锐严重反对长时间加班,他亲自打报告到中央毛主席手上。毛主席很快做了批示,十分同意李锐所说的劳逸结合,不能长时间工作等。

科学也是要讲究灵感的,脑袋里一坨浆糊,那就什么用都没有了。所以在李锐强硬的要求下,基地里的科研人员每天最多只能工作十个小时,不能再多了。

而且每个星期必须休息一天,不允许使用电脑。

这个决定遭到了包括陆光达在内的一众科学家的强烈反对。

但李锐是基地内负责管理电脑的主任,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一点上是毛主席肯定了的,就算是冯石将军也不能反对李锐做出的决定。

不过陆光达嘴都急出了泡,因为跑了几个部门之后,他收集来需要验算的材料堆满了一间房。

按李锐这样的工作时间安排,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去。“老陆,这世上有的东西急不得,有的东西慢不得。你别为这个着急上火啊。”

看着陆光达嘴角起了一圈泡,李锐不得不安慰他。

陆光达却道:“什么急不得?什么慢不得?我们国家现在什么地方不急?到处都急的很,你让我们这些人慢悠悠的一天就干十个小时。到了点就强制关机。同志们都有意见!”

李锐无奈的摇头:“热情高是好事,但凡事都讲究一个度。你们现在都是绷紧的绳子,要一直是每天干十七八个小时,一个月后我这基地里要病倒一大半。到时候才叫得不偿失。”

“睡好觉,好好休息,好好工作。这才是正途。工作急不得,越急越出错。但招人手的事情慢不得,我们现在基地只有二十个科研人员。要是一百二十台电脑都开启工作。那效率才是真的快。”

“所以,老冯啊。我让你找的人,你现在找到多少了?”李锐和陆光达的目光望了过来。

现在压力来到了冯石这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