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美玲专机前往东北。
功德林里的东北三人组要说不提心吊胆是不可能的。
他们又一次回忆起被蒋介石支配的恐怖。
还好杜垏明不断劝说,最终让蒋介石放下了让廖耀湘兵团强行夺回锦州的命令,而是让廖耀湘兵团做好从东北撤离的准备。
让兵团先去打大虎山黑山方向,如果打的过就去打锦州。要是打不过那就从营口撤退。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所谓中国人都是喜欢折中的。
你要是让廖耀湘去试探攻打大虎山他本是不肯的。
但是你要是强逼他打锦州,那么他又同意了打大虎山的提议。蒋介石也是同理。
廖兵团在东北摆烂是不行的,但是廖兵团要是直接逃了。
那么蒋介石又同意廖兵团在东北尝试摆烂进攻大虎山。
杜垏明就是个四处救火的队长,哪里有漏补哪里。而且还是拖着一身结核病到处跑的。
所以在国府军中他的威望很高。尤其是在功德林里,杜垏明算得上是威望最高的一个。
因为他会打仗,也会平衡各方关系。在不违背蒋介石的意愿下,又会尽可能的为前线将领争取更多诉求。
看到电影里演的这段,老将杜垏明已经双眼通红。电影里不过是几分钟的戏,可是在现实中又有谁知道他杜垏明扛了多少苦,吃了多少罪。
东北形式危及,杜垏明讨要不到总统的手令,而是让他口头下令。说穿了就是老头子的两手准备。
要是东北赢了,那么自然是皆大欢喜,全赖蒋介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万一东北输了,丢给了共产党。那么没有我蒋某人的手令,那就证明东北之战和我蒋某人的指挥没有关系!
都是手下的将士不肯用命,前线的指挥太过无能造成的!
而杜垏明就是这个被蒋介石选来背锅的人。
在美玲号专机上见过蒋介石后,杜垏明就明白自己要背锅了。但是这个锅只能自己背。
难道还要让新任的大总统背上丢失东北的罪名吗?
这样大总统这个职位还站得住吗?看到这里一段,杜垏明的心里当真是百转千回。
他做梦都想不到,最了解自己的不是自己引为伯乐的蒋介石,而是一直和自己争斗的共产党。
他们拍摄的这部电影太对的所思所想了。
当然杜垏明并不知道,后世拍摄《大决战》时是由中央军委牵头的,其中的故事情节和内容除了少分部做了艺术化加工外,大部分剧情和历史资料都是参考了他们这些功德林将军们写的自传材料拍的。
能不直击他们的灵魂吗?
原本功德林中最死硬的杜垏明在这一瞬间被打开了一道口子。
他真的没有想到最懂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是共产党。而且他们没有抹黑自己,而是全面客观的在电影里展现了自己的形象。
杜垏明看到这里居然悸悸的哭了起来,他双手掩面,哭泣的声音很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