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確实,在有些小地方,只要不动手打人那都算是性格温和的。
沈默心里暗自摇头,嘴里却说道:“好的,那我知道了,谢谢您。”
“不客气。”张文斌豪爽应道。
两人说完话,沈默礼貌地掛了电话之后,便將李宝河的事情立刻与祁师兄落实,同步反馈。
与此同时,对於后续欧文雄的事情,他也心里暗自盘算起来:
“肿瘤么?还真不好说……”
“不过既然欧华成不缺钱,那么在他父亲在后续的检查和治疗上,或许就能更顺利一些了。”
“增强ct虽然必要,但却不是首选,毫无疑问,最佳的选择,应该还是价格更昂贵的pet-ct……”
看病,钱往往是第一位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是这个病具体怎么看,检查怎么做,还得缓著来。
甚至就连欧文雄到底有病没病,到底是啥病,要不要穿刺,沈默都觉得还是要谋定而后动。
起码绝不能啥都没搞清楚呢,上手就给人家取活检。
简直就像是谋財害命。
…
…
肿瘤科的门诊比往日多了些人。
沈默和陆刚来到孙新民诊室后,又在屋外等候了两个病人复诊的时间,才推门而入。
“主任,打扰您了,有个会诊的病人我们拿不定主意,想请示下您。”沈默脸上堆著笑,主动上前,开门见山,將会诊单递放到孙主任跟前。
“你们坐吧……”孙新民单手接过单子,放在桌上,没看,却先靠著椅背,对沈默笑著打趣了句:“小沈啊,怎么地……终於回来上班了?”
“主任您这说的,我一大早就来了,乾的活可多了呢!”沈默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像朵,陆刚在旁也跟著笑,两人个人看著都有些憨憨的。
只不过沈默笑是因为自己確实收穫颇丰,而陆刚笑,则是因为科里太閒了,怕主任对他有想法。
“不用那么拘谨……”孙新民摆了摆手,隨即从桌上拿起手机。
一边手指在屏幕上捣鼓,一边又对沈默隨口说著:“咱们科里忙不忙我还不知道吗?不过昨天下午院周会,听护士长说你又被表扬了,是义诊做得好,挺好。”
“那是我应该做的。”沈默连忙谦虚应著。
“哪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义诊不收掛號费,病人转化率也低,要是应该,其他科怎么不见那么积极?”孙新民笑笑,话锋一转,又说起了正事:
“对了,我还听说你上了院里的宣传报,这一看,果然了不得啊。”他將手机界面放到沈默面前,用指腹点了点。
“宣传报?”沈默一脸茫然。
“没错,”孙新民一看他这表情,就知道沈默还不清楚,於是对著手机內容声情並茂读了起来:“50+岁男性罹患脑肿瘤,神外专家巧取癌灶......”
“6月23日,我院神经外科患者李某某,因怀疑肿瘤復发就诊……”
“最终,在张文斌主任和沈默医生精湛的医术下,仅通过5毫米创口,就为病人成功取得病理活检,开启下一阶段治疗的希望之门!”
他的语气抑扬顿挫,简直像在朗诵一首曲艺悠扬的诗歌。
而沈默听得也脑门儿发汗。
他只觉孙主任以前年轻的时候大概也是当过主持人,或是诗人
——也太能说了。
沈默有些尷尬,一旁的陆刚就直接是震惊了,他大眼瞪直,此刻忽然意识到,为何黎强堂堂胸外科主任,竟会点名找沈默阅片穿刺了。
“原来不是要坑我默哥,是真的要求人办事啊?”他不敢置信地想到。
“你文章的事情?”两人各自思考之时,孙主任忽然用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下意识地发出“篤篤”声响,隨后又看似隨口地问道。
“已经写得差不多了,稍微润色下,就可以投稿了,就这两天的事。”沈默收回心绪,微微挺直了身子,谨慎应道。
“准备发什么刊定了么?”
“《medicine》。”
“哦?《medicine》好啊,我记得是sci吧,有把握吗?”孙主任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惊喜,还有讶然。
据他所知,哪怕是中大这种华南顶尖高校,专业型研究生的毕业要求,通常也就是一篇国內核心期刊而已,不必强求sci。
而且沈默的简歷他看过,毕业也就发了一篇0.1几分的sci,好像是叫《pit research》?如果不查一查,可能都不知道有这篇sci。
小的可怜。
“先试试吧,不行再说。”沈默微微耸了耸肩,语气也不太篤定,毕竟发文章能否成功,取决於多方面。
一是看文章本身质量,二是看对手水平,还有审稿人的喜恶。
“行吧,好好加油,有什么需要儘管跟我说,版面费到时候科里可以给你报销,按院里流程走。”孙主任大手一挥,颇有些豪爽地说道。
sci文章的发表是需要交钱的,也就是版面费,通常几千美金,也就是一两万块人民幣。
换句话说,这就好比你求著人家接收你的研究內容,还要付钱给对方。
这事听起来有些荒诞,但就是学术圈的现实。
“谢谢主任,您放心,已经带上您的名字了。”沈默配合著感激地看了孙新民一眼,给了他一个“我懂的”眼神,然后又悄悄瞄了瞄他手底下压著的会诊单。
孙新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终於好像想起了正事。
他將胸前掛著的老镜缓缓戴上,接著双手轻轻抖了抖会诊单,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开始认真阅读。
然而这一看,他先是一声轻笑,嘴里嘀咕著“点名会诊?”隨即却是越看,眉头越是不自觉地紧皱了起来。
末了,他放下会诊单,露出有些严肃的沟壑面容,沉声道:
“阅片穿刺?”
“当然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