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7章 敬佩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国內的毛熊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全数被召回,同时国家背负了巨额债务,不得不偿还,进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不过,此时蜜月期尚未开始,所以国內的工业虽主要依赖国外技术,但也有一些自主研发的项目正在进行。

既然何裕柱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儘管不清楚自己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大变化,但他仍想尽己所能做出改变。

黄宗兴並不了解何裕柱的想法,但当他听说柱子打算自主研发材料时,心里难免有些忐忑。“柱子,这事靠谱吗?我们一直以来都使用国外的东西……”

“从来如此,便一定是正確的吗?”

何裕柱反驳道,“直接採用別人的技术固然方便,但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意味著我们將受制於人。”

何裕柱坚定地说。

听到这话,黄宗兴顿时眼前一亮,心中的疑虑也消散了许多。

柱子的话深深触动了他。“好,柱子,就按你说的办!”

一个月过去了,时间来到55年八月中旬。

张兰教授依然像往常一样忙碌。

清晨,她照常来到研究院。

带著文件和早餐走向实验大楼时,何裕柱的视线落在楼下的那辆自行车上。

隨即,她迅速把手中的东西交给旁边的同事,让他帮忙送至办公室,自己则直接朝实验大楼走去。

203实验室里,此刻人头攒动,项目组成员全都聚集在此,室內寂静得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同志们,我们的炼钢效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

一个略微颤抖的声音响起,瞬间引发雷鸣般的掌声。

热烈的掌声持续不断,实验室內的每位研究员及八级工脸上都洋溢著难以掩饰的激动。

一个月前,203实验室完成设计开发后便引起轰动,因为钢铁冶炼率达到了67%,这是一个全球领先的数字。

在国內工业技术领域,很少有能与国外媲美的例子,就连追赶也充满挑战。

这样的成就意味著很多。

在何工的带领下,团队再次设定了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標。

然而短短一个月间,他们似乎见证了一场奇蹟。

看到眼前的数据,所有人感觉恍如梦中。

就在大家沉浸其中时,没人察觉203实验室已悄然多出一人。

直到黄宗兴偶然发现张兰教授的身影,才反应过来,连忙迎上前问:“张兰教授,您怎么来了?”

此言一出,也让兴奋的人群逐渐清醒,目光齐刷刷投向声音来源处,正是张兰教授。

何裕柱也隨之来到张兰教授身旁。

还没等他说出口,张兰教授先发话:“看来,你们成果出来了?”

她的语气难得地显得格外郑重。

黄宗兴见此情景,笑意盈盈,却並未急於开口,而是將视线转向何裕柱。

显然,他认为这个机会应由何裕柱来把握。

毕竟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他对何裕柱在项目中的角色最为了解。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之前炉具的研发还能让他贡献些力量的话,那么在近期突破极限的努力中,儘管他同样是六级研究员,但其作用却微乎其微,甚至未必能超过八级技工。

这並非因为两人技术差距悬殊,毕竟他也算资深六级研究员,在304研究院也有不少经验,但每当何裕柱投入研究,他的思维与见解总能让黄宗兴有茅塞顿开之感,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对此,何裕柱直言不讳:“张兰教授,您来得正是时候,我们的最新炼化成果已经出炉,请您过目。”

何裕柱隨即指向一旁的钢铁原料,这些原料正放置在称重器上,显示重量为80斤。

张兰教授看到这一结果,瞳孔明显收缩。

按照惯例,这样的炼化过程通常是从100斤原料开始,现在能剩下80斤,意味著炼化效率已达到80%!

张兰深吸一口气,再次看向何裕柱时,眼神中已满是讚赏。

她回想起一个多月前,何裕柱和黄宗兴送来炼化率为67%的炉具时,就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而当何裕柱当场宣布要挑战更高的炼化极限,目標甚至高达80%以上时,更是引起了广泛討论。

即使有67%的成功率作为基础,大多数人仍对何裕柱的想法持怀疑態度,认为这是年轻人取得成绩后变得有些自负的表现。

然而,这在情理之中,毕竟能把炉具做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家內心还是认可他的能力。

只是对於他提出的突破极限的计划,真正支持的人並不多。

当时张兰教授並未阻止,只让何裕柱放手去做。

儘管她內心並不抱太大希望,但柱子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年轻人充满干劲。

而且在之前的项目里,何裕柱已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多尝试几次也无妨。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这次尝试居然真的成功了!

80%的炼化效率让张兰感到震撼。

身为研究员,她深知这个效率背后的深远意义。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何裕柱团队研发的钢铁设备能稳定达到这个效率,將对国內外工业產生巨大影响。

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提升,相比之前40%的效率,直接翻倍。

这意味著国家全年生铁原料產量可翻一番,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

从国家战略角度看,这更是一项突破性进展。

因此,即使站在张兰的角度,她也不由得对何裕柱心生敬意。

很快,张兰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扫视了一下实验室里的眾人。

这里大约有三十多名研究员和技术工人。

沉思片刻后,她说道:“大家先暂停手头的工作,稍后来研究大楼。”

此言一出,眾人略感惊讶,不明白张兰教授为何让他们前往研究大楼。

尤其是那些技术工人,他们通常不会被邀请到那里。

只有黄宗兴眼神闪烁,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正因如此,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脸色微微泛红。

张兰说完后,又招手示意何裕柱和黄宗兴隨她出去。

来到门口,三人停下脚步。

张兰看到情况后说道:“柱子,黄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你们研究小组可能会比较辛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