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易忠嗨、贾东旭、许大茂等人也都在赶往轧钢厂的路上。
见到同行的何裕柱时,眾人感到好奇。“柱子,你这是要去哪儿?”
易忠嗨主动问道。“哦,轧钢厂有点事,你们別管我。”
何裕柱蹬著自行车,没过多久便离开了他们的视线。
看著他的背影,易忠嗨和贾东旭面露疑惑。
这时,许大茂也蹬著自行车超过了他们,“嘿,老大爷,东旭哥,我得赶紧去厂里,厂长说今天有重要客人来访,让我过去陪餐呢。”
许大茂一脸得意,显然对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感到自豪。
贾东旭羡慕地说:“师父,大茂现在真是越来越好了,连厂长都看重他。”
而易忠嗨则皱眉沉思。
先是何裕柱,接著是许大茂,难道……
红星轧钢厂。
何裕柱到达厂门口时,发现一个年轻人正站在那里等候。
走近后,他主动向这位青年打了招呼:“小程同志是吧?”
对方回应道:“何工,您来了。”
这位被称为小程同志的年轻人叫程建国,刚二十出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工业部。
见到何裕柱后,程建国热情地打招呼,眼神中流露出钦佩与好奇。
毕竟,在接到任务前,他就听说此次的任务是协助何裕柱这位六级研究员进行保密项目测试。
他知道,儘管何裕柱和自己年纪相仿,但能力非常突出,这次能成功设计出钢铁炉具,可是让工业部上下都为之震动的事情。“嗯,所有图纸文件都准备好了吗?”
何裕柱点头確认。
程建国立刻拿出怀中的文件夹说:“何工,请放心,我已经准备妥当,隨时可以开始工作。”
还没聊几句,厂內走出一个人影。
看到厂门口的何裕柱后,那人加快脚步走近。“何工!真巧,又见面了!”
孙胜利兴冲冲地说道,比起上次见面,如今他对何裕柱多了一份敬重。
何裕柱微笑点头:“孙主任,这次又要麻烦大家了。”
儘管何裕柱代表工业部前来,但他並未摆架子。
孙胜利连忙摇头:“何工別这么说,上面的文件连夜下达,您身旁这位想必就是工业部来的同事吧?两位辛苦了,不如先去食堂吃早餐,然后我们再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程建国见状忙摆手致意,但目光却一直停留在何裕柱身上。
他这次只是协助,所有安排都要听何工的。
孙主任热情相迎,何裕柱却笑著婉拒:“孙主任,別客气了。
厂长应该在吧?我们已经吃过早饭了,还是开始工作吧。”
孙胜利闻言脸色微沉,也没再坚持早餐的事。“厂长一早就到厂里了,听说工业部的同事要来,正忙著车间安排,想腾出两个车间,方便有需求时立即开展工作。”
何裕柱听了微微扬眉。
这位轧钢厂厂长心思细腻。
这次行动涉及保密项目,工业部在何裕柱到来前不会全盘告知轧钢厂。
但作为厂长,多少能猜到些情况。
提前腾车间表明他对工业部的支持是真诚的。
这或许也因何裕柱主导此次行动,工业部考虑到他在轧钢厂有些旧关係,才派他来。
暂且不论工业部,单看何裕柱之前带清华两位老师优化工具机,厂长对他如此支持並无异议。
很快,在孙主任带领下,他们直奔车间。
几个月后重访,车间变化不大,但墙上標语和口號比之前更显进取。
车间生產力因工具机优化大幅提升,口號自然也要更高目標。
在一厂长的精心安排下,一车间和二车间全部清空,仅保留了几位资歷深厚的八级老工人,除此之外再无他人。
当何裕柱和程建国到达一车间时,正看到厂长和两位车间主任正在给工人们做动员讲话。
走近后,何裕柱隱约听到了几句內容,大致是强调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以及要求大家严守秘密。
察觉到何裕柱的到来,厂长立刻热情迎上前:“何工,工业部的同事终於到了!老孙,你们是不是还没顾得上吃早餐?”
何裕柱却主动表示:“厂长不必客气,我们已经在家吃过饭了。
咱们还是直接谈工作吧。”
见何裕柱直奔主题,厂长也停止了寒暄。
不过,他注视著何裕柱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分钦佩。
回想当年,何裕柱刚从清华大学跟隨导师来到轧钢厂实习时,不过是初出茅庐的学生,没想到如今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主持如此重要任务的专家。
这次行动是由工业部特別下发文件指导开展的,属於高度机密性质。
虽然作为轧钢厂厂长,他在行政级別上略低於何裕柱这位六级研究员,但在经验与见识方面却不遑多让。
他知道这类文件涉及的重大事项非同小可,能参与此类绝密行动本身就体现了何裕柱在工业部的重要地位。“好,何工,咱们都是工人的后代,就別绕圈子了。
不过关於那份文件……”
厂长话音未落,旁边的程建国便適时拿出隨身携带的相关材料。
厂长接过后快速翻阅了一遍,隨即神色严肃地说道:“没问题,有什么需要轧钢厂配合的,儘管吩咐,我们会服从组织安排。”
何裕柱对厂长的做法习以为常,毕竟保密项目由工业部签发,这种验证流程很正常。
至於服从调动……
“厂长,您太客气了,我们这次任务很简单……”
何裕柱依旧保持谦逊態度,未因工业部的身份而摆架子。
简短介绍后,红星轧钢厂的厂长与几位车间主任了解了任务详情。“具体任务就是这样,一车间和二车间可以保留部分工人工作,测试生產最好模擬真实环境。”
何裕柱说完任务后,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