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已在楼內燃烧,滚滚浓烟让人心沉。
这不是小火,轧钢厂多年从未遇过如此大火。
保卫科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正在紧急安排任务准备救援。“楼里还有不少同事被困!”
有人虚弱地被人从楼里抬出后,焦急说道。
他是二楼靠近楼梯,才得以迅速被救出。
何裕柱见状,立刻组织眾人浇水灭火。“何工,你们……”
孙胜利等人看到这一幕,眼睛一亮,隨即赶紧过来帮忙。“何工,谢谢,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听到这话,何裕柱摇头道:“救人要紧。”
看著眼前的熊熊烈火,何裕柱皱起眉头。
以这样的火势,在他上一世的世界,要扑灭也需要不少工夫。
好在这年代的建筑不高,不然今天恐怕会是一场大祸。
何裕柱带领车间工友率先行动,其他工人也纷纷响应,就近寻找容器取水灭火。
然而,火势仍未得到完全控制,浓烟中已有部分人因体力不支倒下。
何裕柱意识到浓烟的危害更甚於火焰,立即大声提醒大家用物品遮挡口鼻,儘量趴低身体。
他以雄厚的內力发声,確保整栋楼的人都能听见,许多被困人员虽感恐慌但仍依言行事。
楼下工人对他的高声指挥感到惊讶,而何裕柱却无暇顾及这些目光,迅速评估火情后毅然冲入楼內。
程建军目睹此景,震惊不已,担心何裕柱的安全。
一车间的八级工们也被他的勇敢所感染,心生敬佩。
半小时后,办公楼仍有黑烟瀰漫,但楼下工人已恢復镇定,有人进出协助疏散伤员。
隨后,何裕柱被孙胜利等人围住致谢。“何工,这次您实在太冒风险了!”
眾人异口同声表示感激,称若他有任何闪失,全厂都无法承受。
厂长及轧钢厂的几位领导站在一旁,目光中满是对何裕柱的敬佩与一丝后怕。
刚才那熊熊大火,他却毫不犹豫地冲入大楼,救出了十几位同事,其中包括被困的厂长。
这样的功绩,让轧钢厂决定授予何裕柱锦旗。
大家都对他的勇敢心生敬畏,毕竟在火场进出多次,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悲剧。
何裕柱见眾人如此反应,轻轻摇头说道:“各位请放心,我当时只想著尽力而为,能救一个是一个。”
听到这话,大家对他更是钦佩不已。
此时,办公大楼的大火已被控制,但建筑损毁严重。
幸好有车间八级工提前带来灭火工具,並且何裕柱大声示警,英勇救人的行动使这次火灾未造成人员死亡。
医务室虽送走了两名昏迷的伤员,但经检查並无生命危险。
厂长感激地说:“何工,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你是我们的大功臣啊!”
无论是之前帮助改进车间设备,还是指导保密项目的实地测试,何裕柱都与轧钢厂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厂长和孙主任等人都对这位六级研究员极为尊敬。
面对讚誉,何裕柱只是指向烧毁的大楼问道:“厂长,火灾的原因查明了吗?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否则下次再发生类似情况,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厂长听后神色凝重地回答:“何工你放心,现在已有师傅在排查,很快就会有结果。
这件事必须弄明白,不然下次可不会这么轻易过关。”
在场都是专业人士,何裕柱的话让大家意识到,这次幸好是在办公楼,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最多就是重建大楼而已。
若这火势起於车间,不仅工具机受损,还可能引发更大的灾难,厂领导层难辞其咎。
……
二十分钟后,工人们陆续回到岗位,唯独何裕柱与厂长等人仍在办公楼前,等待技术人员检查。
不久,几位老技师走出楼道。“厂长,火灾可能是电路老化导致的。”
眾人先是愣了一下,隨后也未感到太过意外。
电路老化並非稀奇事。
轧钢厂整合了几家旧钢铁厂,许多设备和电路仍是旧物。
夏季高温,老化问题愈发严重。
厂长並非没考虑过整改,早有优化电路的提议,但厂內电路复杂,涉及全厂,非简单替换能解决。
他曾諮询过两位九级工程师,二人明確表示,以现有资源难以完成全面改造,除非引入外援。
如此反覆,此事便被暂时搁置。
国內高水平工程师本就稀缺,有能力接手的更是各有任务,招聘代价高昂。
不曾想,这一拖延竟酿成火灾,差点造成重大事故。
看来电路整改迫在眉睫。
这时,何裕柱眉头微皱,主动说道:“厂长,我愿意试试厂內电路设计。”
此言一出,厂长、孙主任等人神情微变,不自觉地看向他。“啊?何工,你对电路也有研究?”
厂长他们原本还在发愁,又要费不少钱请工程师了。
何裕柱的话让大家如梦初醒。
这……似乎可行?
毕竟,何工可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研究院的六级研究员,设计个电路应该没问题吧?
何裕柱並非空口无凭。
他对电工领域本就精通,提出这事也是为了锻炼自己。
如果能主导全厂电路设计,对自己来说是个不错的提升机会。
另外,他还有一些小想法没说出口,但已有计划。“应该没问题,不过主要还是看咱们的钢铁熔炉,电路设计我会抽空画好图纸。
不过厂里的一些具体情况,还得麻烦各位帮忙。”
何裕柱提醒道。
毕竟他是带著任务来的,首要目標是確保熔炉的进度。
厂长听后,哪有拒绝的道理,这是天上掉下的高才生帮忙,立刻说道:“何工放心,您一声令下,厂里的同事都会全力配合,这次电路的事就拜託您了。”
厂长心里感激不已,火灾时出手相救化解危机,如今又要帮忙设计电路,简直如同活菩萨。
厂长和孙主任交换眼神,诚恳地说:“何工,您忙完这段时间,我们一定给您送锦旗,千万別推辞。”
仅凭何裕柱的事跡,再多几面锦旗也是实至名归。
何裕柱並未拒绝。
这个时代,这样的荣誉还是很有价值的,代表著大家的认可。
特殊时候甚至能救命。
虽然按何裕柱的发展路径,日后可能用不上这些,但多一些总归是好事。
火灾结束后,一车间的八级工们逐渐返回岗位继续工作,毕竟还有很多任务需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