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了一个时辰,皇帝坐的有些难受,招呼何青与蹇硕到外面转转。
何青默不作声的跟在后面,心中想著当皇子老师的事情。
儒家那套观念肯定要摒弃掉,不是说儒家不合適,而是不符合何青的思想。
现阶段的儒家,比起后面的儒家,还是要强上不少的。
儒家讲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並且重点突出君权天授,服务的是皇帝。
刘宏回头看了眼沉思的何青,迟疑片刻问道:“董卓入京以后都干了什么?”
何青收起思绪,深呼吸道:“纵容手下,烧杀掳掠,搜刮民脂民膏,大肆屠杀不服从他的人,这样的专权暴政,很快引起天下人公愤。
为平息世家的怒火,他重用一批党人,但这些人根本不愿意为他效力。
董卓不得已,先后提拔袁绍为渤海太守,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兗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等,试图用加官的方式缓和与世家的仇恨。
袁术在此期间,认为董卓会对汝南袁氏动手,也逃离雒阳——”
刘宏打断何青的讲述,问道:“你说董卓提拔韩馥为冀州牧?”
何青嗯了一声,点头道:“是州牧,陛下在中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88年,听从宗室刘焉的提议,实行废史立牧,重新恢復州牧。”
州牧与刺史是两个不同的官位,刺史是武帝一朝设立的。
最初是负责监察各州的郡守、官员,刺史部相当於监察区,並非后世的行政区。
到了西汉成帝一朝,改刺史为州牧。
再往后,州牧与刺史来回变化。
直到188年,汉灵帝废史立牧,出现刺史与州牧並存的现象。
刘宏沉思少许,微微点头道:“你继续说。”
何青整理思路,接著道:“董卓在雒阳的行为,使得他名声彻底臭了,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在袁绍的牵头下,关东各地的州郡响应袁绍的號召,纷纷起兵討伐董卓,各路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逼近雒阳周边地区。”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歷史上討伐董卓的诸侯有很多,並非《三国演义》记载的十八路。
可惜关东联军並非团结一心,各路诸侯心怀鬼胎,不然真有机会与董卓周旋。
刘宏听到这里,冷笑一声道:“董卓的军事才能,再加之凉州、并州和雒阳的部队,所谓的关东联军应该吃了败仗吧?那些诸侯恐怕也会为了利益內斗。”
对於这些世家和士人的心思,他再清楚不过。
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有哪一个是真心想要诛杀董卓。
刘宏早就见识过世家的脸面,那才是真正的吃人不吐骨头。
大汉正是被这群吸血的傢伙,祸害到今日的地步。
这些人贪得无厌,永远觉得手里的不够。
“陛下英明。”何青拍了个马屁。
刘宏不予理会,自顾自道:“雒阳是京师,位於函谷关以东,不能给董卓提供太大的帮助,想来董卓定要迁都。”
何青惊讶的看了眼皇帝,伸出大拇指道:“陛下猜对了,董卓见关东联军声势浩大,一时间有些恐惧,有了迁都的打算,想要避开关东联军的锋芒。”
“迁都这件事,朝廷公卿必然不同意,按你所说,以董卓的残暴,应当会拿一批士人开刀,汝南袁氏应当不好过吧?”刘宏连连冷笑,深沉的看了看何青。
何青惊讶的瞪大眼睛,心里佩服刘宏的能力。
怪不得是大汉最后的实权天子,怪不得能保持各方的平衡。
能当上皇帝,就已经不是普通人了。
在皇帝的位子上適应,並成功独揽大权,可见刘宏並非无能之辈。
通过一部分的讲述,结合人物的性格,刘宏精准无误的猜到后续的走向。
厉害!
何青佩服的笑道:“陛下又猜对了,董卓一方面抵抗关东联军,一方面准备迁都,但公卿不允,董卓恼羞成怒,罢免了一大批的人,不过这么做不足以震慑公卿。
董卓就拿汝南袁氏的袁隗杀鸡儆猴,因为袁绍和袁术公然討伐他,他正好藉此机会,处死了留在雒阳的汝南袁氏族人。
董卓还徵召屯兵右扶风的皇甫嵩回朝,当时京兆尹盖勛劝说皇甫嵩討伐董卓,与关东联军形成夹击之势,皇甫嵩以兵力不足为藉口,应徵回朝。
皇甫嵩带兵回到雒阳,董卓再无后顾之忧,强迫朝廷公卿与雒阳的居民西迁长安,迁离的人共计百万之多,这一路上死去的人数不胜数。
董卓还一把火烧了雒阳二百里內的宫庙建筑,命令吕布挖掘帝陵与公卿陵墓,派遣手下將士再次洗劫京畿地区。
繁华近两百年的京师雒阳,成为一片废墟。”
何青正走著,一不小心撞到前面的皇帝。
蹇硕嚇了一大跳,连忙把何青往后面拉了拉。
皇帝此刻正在气头上!
刘宏眼中杀意瀰漫,祖宗苦心经营的雒阳,竟被董卓毁坏成这副模样。
董卓烧杀抢掠也就罢了,还將帝陵挖掘,真是欺人太甚!
当年王莽篡汉,致使天下大乱。
赤眉军攻入长安,就將祖宗们的帝陵盗掘了一遍。
凉州的羌人发动暴乱,也时不时盗掘祖宗陵墓。
这些事情就已经让皇帝愤怒不已,结果董卓又来了一次。
羌人是异族,赤眉军是乱军,二者盗掘还说得过去。
你董卓可是大汉的臣僚,竟公然挖掘大汉先帝们的陵墓,简直吃了熊心豹子胆!
刘宏越想越气,一口气没提上来,差点晕厥过去。
蹇硕时刻关注皇帝反应,赶忙扶著皇帝,担忧道:“陛下,龙体要紧吶。”
“陛下,要不今天到此为止?”何青同样担忧。
比起大汉的亡国,雒阳毁灭和帝陵被盗这两件事对皇帝的刺激更大。
关键这才哪到哪啊...
一想到后面还有许多让人发狂的事情要说,何青整个人就不好了。
越是这样的事情,皇帝越是想听。
人的好奇心一旦上来,什么理智的统统不重要。
“没事,回玉堂殿。”刘宏虚弱的摆摆手,脸色白的嚇人。
这次是真气得不轻。
何青与蹇硕一同將皇帝搀扶回玉堂殿。
蹇硕命人端来水,给皇帝平復心情。
“陛下,您可千万不要在动怒了,何公子所言是未来的事情,如今还未发生,莫要因此伤了龙体啊。”蹇硕边伺候,边提醒。
要是因为未来之事伤了身体,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况且皇帝近些年纵情享乐,沉迷美色不能自拔,身子一日不如一日。
大汉的先帝们英年早逝,蹇硕担心皇帝哪天顶不住。
何青想了想,拱手道:“陛下,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財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此四者陛下皆占,出於对陛下的尊重,出于于我个人的立场,希望您能够节制,最好断掉。”
这话是真心的。
若论天底下谁最不希望皇帝死,何青绝对排在第一,其次才轮到蹇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