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新的「歷史事件」  三国:剧透未来,汉灵帝崩溃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刘宏觉得脑袋不太够用,曹操的后人代汉自立,结果河內司马氏的人又窜魏自立。

太乱了!

“到了司马氏的晋朝,尤其是东晋,皇权失去威信,不得不依靠门阀大族来维持,在此后的四百多年时间里,门阀始终是各个王朝的核心,最终演变出了五姓七望。”何青说完觉得口渴,倒了三杯水。

他没有忘记蹇硕,主动將水递过去。

蹇硕接过水,感激的看了眼何青,一饮而尽。

刘宏搓著手指,思索道:“世家在后世竟能与皇帝平起平坐,何青啊,有没有办法避免这种现象?”

何青摇头道:“很遗憾,无法避免。”

“为何?”刘宏眉头紧锁,心中一紧。

何青喝完水,重新满上一杯,解释道:“因为经学的存在,况且就算没有经学,世家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歷史当中。

从汉末三国开始,一直到四百多年后的唐朝建立,这中间的几百年时间,就是门阀政治的活跃期,后世有句话——流水的王朝,铁打的门阀。”

刘宏人麻了,脑袋嗡嗡的。

照这么看的话,纵使努力改变大汉的未来,將来这群世家、门阀还是蛀虫,並且是清理不掉的那种顽疾。

“公子,难道就没有办法避免吗?”蹇硕听的也很急躁。

何青苦笑一声道:“没有,除了经学之外,两汉的察举也是推动世家的最大助力,到了曹魏时期,曹丕为了迎合、拉拢世家,甚至推出为世家量身定製的九品中正制选官法。”

两汉的察举制是推动世家的发展与形成,九品中正制纯粹就是为世家服务。

这就造成东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哪怕到了隋唐的科举制也不行,门阀世家依旧活跃。

都说唐末的黄巢灭了门阀世家,但事实真的如此?

这么说吧,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到元明清,这类群体始终存在,贯穿整个歷史长河。

不同的是在各个时期,它们的名称不同。

或者说覆灭过,却又以新的方式回归。

科举制有限的遏制门阀世家的壮大,但在地方上面,这些大家族屹立不倒。

刘宏轻轻打了桌子几下,站起身边走边说道:“后世的王朝就没有办法?难道后世的皇帝不作为?”

何青的视线跟隨皇帝的步伐,深沉道:“不,大汉四百多年以后的隋唐,他们创造出科举制,科举制从一定程度上避免门阀世家的垄断,但治標不治本,只是说给了寒门子弟和一些平民机会。”

刘宏侧身,疑惑道:“这个科举制是什么?”

“就是从地方到朝廷,按照等级进行考试,从而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士人、才子。”何青也站了起来。

“科举制...”刘宏眯眼沉思。

何青明白皇帝意图,无奈的开口道:“陛下,科举制不適用於大汉。”

刘宏皱眉道:“为什么?”

何青耐心解释道:“您觉得关东的世家大族会允许科举制的出现吗?

他们世代以察举制当官,科举制是对世家利益的侵害,我可以保证,只要您提出科举,定然遭到全天下的反对,甚至会失去人心。

如今的大汉,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否则只会加速灭亡。”

东汉本就是建立在豪强的支持下,汉末这一时期,大汉內忧外患。

一些豪强蠢蠢欲动,之所以没有站在汉室的对立面,那是因为四百年大汉深入人心。

人心是复杂的,不可能永久不变。

隨著时间的推移,以及汉室的衰微,豪强、世家的心思慢慢將发生转变。

这是敏感的时期,皇帝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搞什么科举。

要不了多久,世家牵头,豪强集体造反。

刘宏有些怒了,恨得牙痒痒,厉声询问道:“那你告诉朕,真就没有一点的办法了吗!?”

“没有。”何青坚定的摇头。

“朕不管,你必须给朕想出个办法来。”刘宏索性耍起无赖。

何青无语的撇了撇嘴,刚准备讲道理,忽然想到科举制似乎不是不可以。

察举制之中,为人熟知的是孝廉、茂才,除了这两个科目,其实还有许多科目。

好比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等等,甚至在某些大灾之年,擅长治理灾祸亦能察举,就比如黄河泛滥,善於治河之人。

这几个科目相当於冷门,属於特长生的范畴。

虽然人员数额少得可怜,总归是察举的一种。

既然两汉时期存在特长生,科举倒也不是不行,但不能只科举,需要搭配察举制。

打破世家垄断的方法只有一个,给底层的寒门、平民上升的空间和机会。

何青思量片刻,缓缓说道:“或许有一个办法可以。”

“什么办法?”刘宏两步跑过来,满心期待的凑到何青面前。

何青往后挪了挪身子道:“依旧已察举为主流,在此基础上增加一种新的选拔制度,也就是科举。”

话音落下,许久不见的系统面板突然浮现。

【触发歷史事件“科举改革”!】

【歷史事件:科举改革】

【任务:开创科举制度】

【参与度:1%】

【奖励:500积分,气运3年】

何青惊讶的望著面板,没想到因为一句话,触发新的歷史事件。

奖励不如黄巾起义,但实话实说,开创科举可比镇压黄巾起义难太多了。

光是皇帝支持没用,真正需要的是士人的支持。

士人会支持吗?

那肯定不会啊!

何青眯了眯眼睛,立刻想到了曹操。

曹操掌权后,对於世家的態度模稜两可,差不多一边用,一边打压。

或许可以把曹操拉进来...

不过一个曹操肯定不行,还需要更多的人才行,並且这些人必须有影响力和声望。

玉堂殿响起微弱的敲桌声,只不过这声响杂乱无章。

混乱的敲击声,恰恰说明皇帝的內心在做斗爭。

刘宏面色凝重,思考察举与科举並存的可能性。

科举毫无疑问是对世家发起的衝击,这些个蛀虫断然不答应。

得罪了世家,何青也告知了后果,大汉加速灭亡。

刘宏不禁想到了自己创立的鸿都门学,本意是给平民阶层一个机会。

然而创办还不到两年,鸿都门学的几千学生,基本都成为世家、官宦子弟。

难道真就没办法了吗?

何青见皇帝纠结,打算加把劲,开口道:“陛下,察举与科举同时存在不是不可以,毕竟西汉初太祖皇帝將郡县与封国並存,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去第一步,后面就简单了。

不过科举的事情,光是我与您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人多力量大。”

穿越前的许多歷史小说当中,主角都会搞科举。

並不是说科举多么的好,而是科举带来的影响与意义。

时代永远在进步,察举制在两汉时確实先进,並且符合时代的主旋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