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等人的相互攻伐,导致三辅地区大乱。
贾詡曾试图劝说李、郭和睦,然而李傕並不听,亦如同曾经的董卓、王允那般。
权力带来的影响,足够使某个人的心性大变。
何青看皇帝没有发问的打算,继续讲道:“趁著李、郭和解的间隙,皇帝与公卿离开长安,由於张济有功,拜车骑將军,郭汜、杨定、杨奉等人纷纷加官,这里面有一个人比较特殊,他叫董承,原先在牛辅帐下。”
刘宏问道:“董承?可是太后之侄?”
“是他。”何青点了点头。
刘宏听到董承的名字有些意外,两人是表兄弟的关係。
董承在董氏外戚的族人当中,是为数不多有能力的人。
“董承是怎么在牛辅部下的?我记得他应当董重麾下才对。”刘宏神色迷茫,不解的看著何青。
何青沉吟片刻道:“关於这个董承,有人猜测他是董太后专门安排到牛辅帐下的,目的在於拉拢董卓,董卓入京,改立刘协为帝,最希望看到这个局面的正是董氏外戚。
皇甫嵩之侄皇甫酈曾说董卓:外有董旻、承、璜以为鯁毒。
董旻为董卓族弟,董璜为董卓之侄,董承与董卓不是一家人,皇甫酈却將董旻、董承、董璜三人並称,可见其中定有隱情。”
这套说法没有依据,只是根据发生的事推测。
不管过程如何,董承是最后的受益人。
董氏外戚在何氏外戚的打压下几乎要淘汰,最终凭藉董承翻盘。
董承不仅是汉灵帝的表兄弟,也是汉献帝的老丈人。
刘宏恍然的点了点头,想问问何青对董氏外戚的看法,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董氏外戚是他的亲属,相当於家事。
还是算了吧。
刘宏自嘲一笑,问道:“继续说吧。”
何青莫名其妙的看著皇帝,也笑了笑道:“皇帝离开长安,李傕失去掌权的机会,也不在长安逗留,选择回到封地池阳县,与李傕和解的郭汜,则护送皇帝东归。
护送的途中,郭汜想让皇帝前往高陵县,张济与百官想到弘农郡,双方就此事进行了拉扯,最终的结果是前往京兆尹的新丰县,等到了新丰县以后,郭汜似乎察觉到失去皇帝的后果,便想著再將皇帝挟持回去。
当时的侍中种辑、城门校尉张材在郭汜麾下,得知此事后立马告知给了董承、杨定等人,两方人马在新丰县爆发一场大战,郭汜军不敌,仓皇逃窜。”
史书对於郭汜劫乘舆事件说法不一,陈寿的《三国志》和范曄的《后汉书》记载是郭汜亲自带人作乱。
袁宏的《后汉纪》记载的是郭汜的手下作乱。
反正就是郭汜试图抢回皇帝,被董承、杨定、杨奉等人击败。
“反覆无常,出尔反尔,乱臣贼子!”刘宏鄙夷的冷哼一声。
李傕与郭汜的行径,把乱臣贼子詮释的淋漓尽致。
不行。
光杀一个李傕不足以消气,郭汜也不能放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