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董卓祸乱长安之时,关东联军在干什么?  三国:剧透未来,汉灵帝崩溃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二合一,4000字,求追读

——

何青给刘辩的第一堂课,就是讲述刘邦的人生。

刘邦在后世王朝的地位很高,纵观刘邦的一生,可以用传奇来形容。

四十八岁在村里看狗打架,五十四岁登基称帝。

三年灭秦,四年平楚,而后平定异姓王。

后世网友们戏称刘邦一生三次横扫天下...

至於刘辩是不是地痞流氓,什么晚年被吕后架空之类的话。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足足一个时辰的时间,何青为刘辩生动的讲述了刘邦的人生。

何青一口气讲完,询问道:“我讲完了,殿下说说太祖皇帝的优点?”

刘辩看了眼记录的纸张,想了想答道:“太祖知人善用,敢於纠正自己的错误,听取身边人的建议,为人豁达、大度。”

“殿下要记好了,太祖是你要学习的人,但不能光学习太祖的优点,还要看到他的缺点,也不能一味的照搬,要与自己的性格、特点融合。”何青笑眯眯的伸手,捏了捏刘辩的脸。

“我明白。”刘辩重重的点了点头。

“说得好!”

正说到这里,玉堂殿外突然想起皇帝的声音,紧接著大门被人推开。

刘宏满面红光,尽显春风得意之態,大步走了进来,笑声爽朗道:“何青啊,想不到太祖在后世的地位竟然这么高!”

蹇硕与贾詡紧隨其后。

他们来了有一段时间,一直在门外倾听。

当听到后世的王朝尊崇太祖皇帝,且何青时代的一些人认为太祖当得起“千古一帝”。

刘宏的心里乐开了。

何青起身道:“这是自然,后世那些大一统皇帝,论出身的话只有朱元璋比刘...太祖的出身低了,而且太祖对於华夏大地的贡献毋庸置疑。”

刘辩行礼道:“父皇。”

“辩儿,老师教你的,你一定要铭记於心,不仅仅要学习太祖,还有学习太宗、世祖!”刘宏拍拍刘辩的肩膀,露出欣慰的笑容。

自从拜师何青之后,刘辩的改变肉眼可见。

原先的轻佻少了几分,多了一些文人之气,比之前自信、谦逊不少。

贾詡站在后面,看著何青的目光很精彩。

何青的方式並非读书与讲解,而是注重实际。

“好了,今天的课到这里吧,辩儿回去休息吧,父皇与你老师有要事商谈。”刘辩走到刘辩刚才坐的位置坐下。

“是。”刘辩冲皇帝与何青行礼,然后离去。

走的时候还不忘记关上大门。

皇帝一上来寒暄几句,问了一下何青这两天怎么样。

待前戏结束,皇帝直奔主题。

刘宏问道:“上次说到了协儿回到雒阳,这次接著说,董卓混乱长安之时,关东的联军在干什么?忙著內斗吗?”

“您说对了嘿,就是忙著內斗。”何青扑哧笑了出来。

一想起歷史上的关东联军乾的那些事就忍不住发笑。

这些人说白了,兴復汉室的机会很大。

人孙坚都打进雒阳了,愣是没人选择下一步。

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关东联军就是。

“你从头讲起。”刘宏见何青放肆的笑,有些很不爽。

他倒要瞧瞧,这些人干了什么。

能让何青如此发笑,想来绝对做了蠢事。

何青酝酿一下,讲述道:“先前我说过,在袁绍出逃之后,董卓为了拉拢关东的世家,启用了一大批士人,蔡邕、王允等人被董卓视为心腹。

至於加封的那些人,主要的有袁绍为渤海太守,韩馥为冀州牧,王匡为河內太守,鲍信为济北相,刘岱为兗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咨为南阳太守,张邈为陈留太守,服虔为九江太守,孔融为北海相,应劭为泰山太守。

这些是比较主要的,余下的还有许多,除了各郡国外,雒阳方面同样有很大的变动,主要是董卓信任的人,有蔡邕、王允、伍琼等,到了这一步,还在雒阳的袁术感觉到了不妙,也从雒阳逃离。”

董卓大量启用士人,显然是对世家无可奈何。

袁绍作为清流士人的领袖,不但没有被通缉,反而加官进爵,可见董卓惧怕袁绍的名望与影响力。

刘宏將何青说出来的人员记下,抬手示意何青继续说。

何青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隨著董卓在雒阳的权势越来越大,有人按耐不住了,东郡太守桥瑁,他曾经是大將军何进召入京师的外兵之一,当时雒阳政变的时候,他没有进去。

桥瑁谎称自己得到了三公的公文,號召各地州牧、刺史、太守起兵討董,並將公文传檄各地。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袁绍以復辟刘辩皇位的旗號,正式起兵反董,率军前往河內郡,河內太守王匡等人纷纷与袁绍会师,董卓听闻消息,立刻派遣郎中令李儒毒杀刘辩,关东其他人见废帝刘辩被杀,一时间纷纷起兵。

广陵功曹臧洪劝说广陵太守张超反董,张超被说服,相应桥瑁的公文与袁绍的號召,带兵赶往陈留郡,这个张超与张邈是兄弟,由二人带头,孔伷、鲍信、刘岱、桥瑁等人纷纷加入,这些人共六路大军,在陈留郡的酸枣县会盟,曹操也在这些人里面。

此时河內有袁绍等人,陈留有酸枣诸將,两方人马遥相呼应,在酸枣诸將会盟当天,广陵功曹臧洪登台,念诵盟约誓词,原文是这样的。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並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殞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刘宏听完以后,激动的站了起来,双手不由自主紧握。

汉室不是没有良臣与忠臣,只是得不到重用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