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改稻为桑,启动  家父郑泌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如今,江南织造局名下的织厂有六座。

杭州府的主织厂一座,其余分布在嘉兴、湖州等地。

以上所有织厂的织机加在一起,也不过一千张。

根据推算,若要在一年內完成,那织机的数量要翻四倍!

按照两三百织机组成一座织厂来算,这是要扩建十座织厂以上。

而且因为熟练工少,还要考虑织机效率,杨金水只能继续向上堆量。

陪好锦衣卫的兄弟们,待他们歇息后,杨金水立马招沈一石过来。

沈一石身著麻布,简单朴素。

两人落座,杨金水喝的是雨前龙井,沈一石则喝白水。

听了杨金水的任务,心里快速拨弄著算盘。

若是想要在一年內完成五十万匹丝绸的任务,那至少需要八十万亩地改稻为桑。

沈一石估算出这么一个数量,他也被嚇了一跳。

要知道,浙江严州府六县,总计有稻田一百二十万亩。

这是官逼民反呀!

类似的估算,嘉靖、严党和清流都做过。

可他们却一致同意了,这个匪夷所思的方案。

嘉靖心里装著的是九州万方,区区几个县,不值得他过问。

严党为了帮嘉靖补窟窿,对民眾敲骨吸髓,无所不用极其。

至於清流,他们想法更险恶。

既然严党想乱搞,那就让严党搞乱。

彻底乱了浙江,反而是扳倒严党的一个好机会。

也就是说,清流不在意浙江百姓的死活。

为求一个机会,他们愿意牺牲掉浙江百姓!

“半年內,可否建造出这么多织厂?”

杨金水喝著盖碗茶,他是嘉靖手里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沈一石身上。

“回杨公公,此事万难!”

沈一石沉吟良久,仿佛喝的是黄连水,苦涩道。

“那就排除万难,我只要结果,年底之前,与西洋商人交割五十万匹丝绸!”

杨金水將盖碗茶重重一磕,眼中寒光闪过,严厉道。

与西洋人达成交易,是他获得嘉靖皇帝首肯的核心原因。

將这件事办砸了,回司礼监像煮熟的鸭子,立马飞走。

若是沈一石挡道,他不介意换上更听话的奴才。

“是!”

听到杨金水这话,沈一石只能硬著头皮,应下此事。

新建织厂,可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了的。

厂址、材料、织机、工人,无一不是需要著重考虑。

当然,重中之重,生產丝绸的原材料:生丝。

没有它,一切休矣。

“生丝的事情,不用你来考虑,本地官员会做好。”

杨金水手中茶水凉了,四个新奴才,没一个有眼力见。

李玄今早启程去了新安江,监工修建河堤。

这也是杨金水,对他能力的一次综合考验。

工程做好,杨金水也能安心,將江南织造局放到李玄手里。

各有各的途径,清楚改稻为桑的事情。

浙直总督府大院內,一眾红袍跪满地。

锦衣卫们换上飞鱼服,宣读圣旨。

胡宗宪、郑泌昌、何茂才与俞大猷排在首位。

听完圣旨,胡宗宪神情数次变幻。

他事前走动过,可影响不了国策的推行。

当圣旨宣布,明確细节,郑泌昌才知道,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件事。

好在他心里有郑兆安给的三字方案,不至於慌了手脚。

粮食,郑泌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粮食!

若是严格按照圣旨执行,那么不是一两县缺粮,而是整个严州府都缺粮!

何茂才的想法就简单直接,看吧,该来的还是来了,何不早早做准备呢?

至於都指挥使俞大猷,他是来接胡宗宪的,凑了个数。

改稻为桑,地方上的事情,他作为军人,护一方安全即可。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郑兆安耳朵里,他心里响起一个声音:

改稻为桑,启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