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浙江特许出海批文  家父郑泌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有些是被迫,有些则是主动,烂命一条,博一个富贵。

交接很顺利,杭州府一千两的货物,生丝绸缎,转手就卖了一万三千两。

所谓万事开头难,一旦畅通了渠道,那后续就是按规矩办事即可。

相比生丝绸缎,叶宗满更在乎的是一张纸。

看著红彤彤的大印,他笑得很张狂。

“嘿嘿,以后我也是有官家身份的人了!”

叶宗满看著批文,文笔工整,但细究之下,每个字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浙江特许出海批文,叶宗满兴奋,老大没办到的事情,他办到了!

一万三千两,郑兆安留出一千两,作为奖赏费用。

作为他的安保,眾位高手每人分得百两纹银。

大家担惊受怕那么久,这点额外报酬,也是应该的。

一万两千两则分为两份。

一千两就能买一马车的货物,故而他分出六千两来,採买下一批货物。

此事由春桃负责,陈教头则负责其安全,直奔杭州府。

另外六千两,郑兆安要用到另一个领域。

严党掌控两淮盐引。

为了给边军供应稳定军粮,商人向军队交付粮草,换来盐引。

拿到盐引后,到两淮盐场支取食盐。

然后,將支取的食盐分销贩卖,获取利润。

这样的生意,养出了晋商、徽商和陕商。

这里的每一步,郑兆安都无力参与。

唯独一条,他能轻鬆参与其中:盐引。

严党掌控盐引,分发给边军。

但除此之外,他们还会直接贩卖盐引。

也就是,从开中法,逐步过度到折色法。

前期,晋商、陕商依靠开中法崛起。

如今折色法出现了数十年,徽商依靠雄厚资金而势头压过晋商、陕商一头。

父亲郑泌昌作为严党一员,相对其他官员,他是有优势的。

改稻为桑的事情,已经足够让他焦头烂额了。

这盐引的事情,郑兆安要玩一些新样。

他的启动资金只有六千两,太少了。

所以,郑兆安的游学,除了拜访名家大儒,他还要接触浙江的各位盐商。

这一路走下来,空手套白狼,就能聚集数万银两的资金。

有了这么多钱,再以郑泌昌的布政使权柄,以盐引被信用背书,建立盐行。

郑兆安清楚,这个玩法,稍有不慎,就是竭泽而渔。

可他必须在六月之內,赚满一百万两。

若是能赚得更多,他的底气会更足一些。

兵分两路,各自前进。

春桃这边,回到杭州府,直接前往江南织造局,寻找两位娘子。

市价採购生丝绸缎,哪有直接从江南织造局拿货方便?

官价收丝,也比市价要便宜。

这一部分属於强征,本就是奔著剥削去的。

郑兆安大量从市场拿货,会逐步推高市场价格。

而从江南织造局这边拿货,反而没有这个担忧。

六千两的小生意,杨金水都不愿搭理,他更在意的是五十万匹丝绸的生意。

郑兆安给他出了割稻法,果然让织机的製造速度大大提升。

数十位工匠,一月製作三台,一月不足百台。

换了方法,效率提高了三倍多,一月便是一座织厂的织机。

织机有了,在哪儿建织厂,又成了困扰沈一石的大麻烦。

织机需要人力畜力运转,故而需要足够的动力。

这个麻烦事,传到了郑泌昌耳朵里,他立马献上计策。

改筑堤为筑坝,可引水驱动织机。

有些事情,只要郑兆安开个头,他们就会主动按照他计划的內容推进。

沈一石调查一番后,认为此事可行。

於是杨金水下令,李玄执行,开始筑坝。

三十五米的大坝,不是一日建成的。

今年也不需要建造那么高,打下地基,能建造十几米,就已经足够了。

这么高的水流,也足以驱动织机,让织厂日夜不停。

郑兆安这边则放慢了速度,自寧波府开始,慢慢返回。

他计划拜访的第一位当世大儒,名为钱德洪。

此人时任南京刑部郎中,此刻丁忧居寧波。

他居住地,是距离寧波府八十里的龙泉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