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是效率,就低到郑兆安没眼看。
眾人组装过不止一台蒸汽机,为了给繅丝厂和织厂提供动力,大家都组装过。
郑兆安为了扩產,要求製作了很多蒸汽机零部件。
一部分是易损品,需要经常更换。
在他的指挥下,很快便搓出来了十来个蒸汽机。
有了动力源,那么铸造弹体,何须使用失蜡法,一个个去製作?
使用蒸汽动力,进行离心铸造。
滚烫的铁水灌入磨具,经过一番旋转,再加上水冷,弹体便批量走下產线。
弹体製作完成,经过检查,没有裂缝后,送到装药车间。
火药是黑火药,在不改变配方的前提下。
更大的压力,便能塞入更多的火药,威力也就更大。
人力如何与蒸汽动力相比,在確定了蒸汽动力压缩行程后,火药装量增加了四成多。
最后一步,则是安装引信。
以往的引信,使用的是芦苇杆,中间塞上带有的火药。
这可以让引信燃烧更久,打出更远距离后爆炸。
拥有了蒸汽动力,自然要淘汰这种落后的引信。
使用辊压机,效率提高六十倍。
最后一步,蒸汽熏煮,石蜡渗透,进行防潮处理。
至於预製霰弹筒,操作与爆破弹流程差不多。
经过郑兆安数日改造,数十个机器轰隆隆作响。
投入原料,便会有源源不断的炮弹出来。
郑兆安心想,这是他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回想穿越前,他看到过一条新闻。
报导过黑灯工厂,还有全自动製造飞弹的生產线。
或许距离这个目標还远,但郑兆安有信心。
他才八岁,有的是时间。
暂时解决炮弹產量问题,郑兆安与郑泌昌返回家中。
亲自抓这样的项目,而且日夜跟著。
郑泌昌很是劳累,谢绝一切邀请,趁著休沐,他要好好休息一番。
然而,不等他在凉蓆上躺好,钱禄就一路快跑,请老爷起来接旨。
“圣旨?”
郑泌昌反问道。
得到確认回答后,立马穿上官服。
让周氏也穿上三品誥命夫人的正装,迎接圣旨。
三个孩子,郑兆康与郑兆寧也穿上正式衣服,一起迎接。
至於郑兆安,他刚回家,就被小雨拽著,去了灵隱寺。
郑泌昌是同意了的,相隔那么远,喊回来也没必要,就让他放鬆玩耍吧。
郑泌昌早已从京城得到消息,他被提拔为浙江巡抚,而胡宗宪则免去了这个职务。
只是圣旨要比他的消息渠道要慢一些,故而等待良久,才等到圣旨到来。
接旨谢恩,再封些银两赠送宣旨的太监。
郑泌昌官升一级,却没有更多高兴。
从改稻为桑开始,胡宗宪就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药。
而作为布政使,郑泌昌躲无可躲,避不可避。
好在次子郑兆安提出了三字方案,才將改稻为桑安稳推行至今。
在得知擢升巡抚后,郑泌昌就一直在思考上面的意图。
很显然,同为严党,这不是在制约胡宗宪。
而是为了给他提供更好的军需保障,为扫平东南倭寇,创造条件。
思考到这里,郑泌昌觉得还不够。
杨金水將大炮秘密送往京城的事情,郑泌昌確实不知道。
可嘉靖帝在西苑放炮,那么大的动静,郑泌昌也通过情报网络获悉了。
也就是说,这也可能是当今圣上提拔他的原因之一。
那么好的大明炮,配给胡宗宪,结果会怎么样呢?
如此一来,郑泌昌需要准备的,可不仅仅是炮弹。
停工已久的大炮生產,也得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