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之邀,我等莫敢不从,还请为公子帐下一小卒也。”
轩辕庙內,高明高觉拜道,鄂应已然打动了他二人。
如今在山也是无趣,泥塑灵气也快耗尽,还不如下山拼搏。
南侯子得佛祖之示邀请,帐下能人异士遍布,高明高觉思来想去,没想到比这更好的去处,诚恳一拜。
“好,好啊!”
鄂应也是心喜,两个雷达到手。
高明高觉也没什么行李,就各有一把斧头一条长戟,是在以前上山拜庙之人护卫身上拿来的。
多年灵气温养,使这两兵不仅不没有损坏生锈,相反完好如新。
在收服好高明高觉后,鄂应也是认真在这轩辕庙中拜了拜,单说那泥塑有灵,就代表著庙宇不简单。
鄂应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回到那孟津,立刻出钱找人把这庙宇修葺。
隨同的泥塑鬼使有灵,那最正中的轩辕神像呢?
这封神世间,神鬼之事定要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况且通过问话高明高觉,这两个泥塑的身份也不简单,是那最古的两个门神——鬱垒与神荼。
封神原著中,时常把高明高觉称为鬱垒神荼,大抵就源於此。
《山海经》有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食虎。於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鬱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鬱垒与神荼是黄帝这边的人物,与黄帝共处一庙祭祀也在情理之中。
考虑到高明高觉的能力限制,鄂应是想把这两个泥塑给一起带走,防止被人偷家。
至於那桃柳本体,根太长太大,暂时是没有办法移动,日后再说。
问了问高明高觉,他们两有些茫然,显然是没想到还能带著这泥塑,究竟可不可以,他们也不知道。
鄂应想了想,拿出在上山前就准备好的香,点燃,恭敬前拜,再道:
“今南侯子鄂应拜东方鬼帝,人间门神,上神慈悲,分自身灵於高明高觉二精,使之神通有成。
今吾揽高明高觉二士下山,入我南部,以平南蛮。
二士神通源於上神,若此泥塑遭毁,其二人恐遭不测,使上神灵散。
还请许后辈鄂应有逆,取上神泥塑同归我南部,再起新庙,祭祀二位上神,使香火昌盛。
若二位上神许,还请於后辈上香之后,暂熄香火,后辈见之则知许,而后必添新香於二位上神。”
说罢,鄂应恭敬的將香上上。
眾人注视那飘烟之香,在各自眨了三下眼后,那香真凭空熄灭。
鄂应大喜,再拜,再上去添几柱新香。
其余人见之,无不惊愕,纷纷一同上前,也添新香。
最后,鄂应又向中间的轩辕神像拜了拜,谢这位上古圣君。
而后诸事皆安,一行人下山归回孟津。
只留那轩辕庙中香火飘飘,最后悠然地在空中散开。
……
与此同时,火云洞。
此处云生八边,雾起四方,挺生秀柏、屈曲苍松,真好所在。
洞府当中,有三位圣人安定。
当中一位,顶生二角;左边一位,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右边一位,身穿帝服。
一片幽静之时,忽听右边那身穿帝服之人一笑,面露有趣。
另二人闻此笑,悠然睁眼,看向那人,出声发问。
“御弟何故发笑?”
“所见一后辈有趣,故笑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