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耕夫音韵,鄂应闻之,有绝尘之致,內心感慨。
“所谓里有君子,而鄙俗化。此话果真不假,今入大贤之乡,其耕者皆有高遁之风,信乎其贤。”
如同臥龙冈前农夫,斜月山下樵夫,皆有学贤所言。
鄂应不敢怠慢,就此下车,请贤当以诚为。
昔神农拜长桑,轩辕拜老彭,黄帝拜风后,汤拜伊尹,皆沐裕斋戒,择吉日迎聘,方是敬贤之礼。
徒步至那耕者前,鄂应问道:“小子鄂应,敢问百里先生与蹇先生二位居所安在?”
耕夫回头,见鄂应衣著华丽,身边更有一批人跟隨,不敢怠慢,连忙道:
“不敢,前竹林深处,左泉右石,中间有两小茅庐,乃二位先生住所。”
鄂应言谢,那耕夫踌躇一阵,还是问道:
“敢问公子欲找两位先生何事?”
鄂应爽朗一笑,道:“请贤。”
几位耕夫一愣,转而脸上浮现喜色,他们虽大字不识几个,但也知晓那二位先生之能。
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同理心,这几位耕夫长住於此,方方面面都有受到二位先生的点拨。
不只是条条框框的道理,立於足下的耕种,鸡鸭豚牛的饲养,二位先生都有助力他们。
在这些耕夫心中,三皇五帝什么的他们不认识,但那二位先生是深深的记在了心中。
见那二位先生终日与他们为列,耕夫们兴庆之余也未免有些可惜,认为他们有更好的去向,只是无门路。
今日见终有人知晓先生之贤,他们自然大喜。
“公子请与我来。”
思到这里,耕夫们手上活也不顾上了,直接上前领路。
鄂应见此,內心更安,能让耕夫也钦佩的人,那可真不简单,要知道孔夫子也是被称为『五穀不分』的。
有人领路,行將半里,鄂应眼前的风景又是一变,当以幽雅二字。
翠竹林中景最幽,人生此乐更何求?数方白石堆云起,一道清泉接涧流。
得趣猿猴堪共乐,忘机麋鹿可同游。红尘一任漫天去,高臥先生百不忧。
让哪吒他们暂且驻足草庐外,鄂应上前轻叩其门扉。
门声起,不一会,一小童子开门,见鄂应,不慌不忙问道:
“佳客何来?”
鄂应道:“在下鄂应,访百里先生蹇先生二位而来。”
童子歉意道:“费公子脚力,二位先生当前不在家中。”
“先生何往?”
“二位先生相隨邻翁观泉於石樑,少顷便回。”
“如此无碍,应稍等便是。”
鄂应理解道,请贤的常规操作,姬昌,刘备甚至孙悟空都是如此。
主人家不在,童子未有招呼客人入门之权,鄂应也不难为童子,主动走至草庐外石上,以待二先生归来。
童子心有不安,將门半掩,自入户內,烧了热水,倒了几碗,奔来鄂应身边,请道:
“寒舍无多招待,还请公子暂且饮些水。”
“多谢。”
鄂应笑应道,这童子很有礼貌,让鄂应更期待那两位。
身后眾人见此也还耐得住性子,哪怕最急的曹洪嘟囔了几句,也被曹仁按下不表
须臾过后,鄂应等人眼前走出一大汉。
浓眉环眼,方面长身,背负鹿蹄二只,从田塍西路而来,见鄂应一大批人站在他家草庐前,不免一愣
鄂应远远看见,见那大汉容貌不凡,主动起身相迎,那大汉当即置鹿蹄於地,还礼鄂应。
“壮士何许人也?”
“某蹇氏,丙名,字白乙。”
“蹇叔是君何人?”
“乃某父也。”
“久仰二位大名。”
鄂应喜道,白乙丙,这在春秋列国志中可也是一员猛將。
在龙门山之战中,白乙丙与晋国的武士,能背负三千钧绝地而奔驰,手持百斤铁枪冲阵,逢人便刺,杀得秦军人仰马翻的屠岸夷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最终双双力竭昏厥。
单凭这武器质量和战绩,这白乙丙就是书中一猛。
况且这名字也符合这殷商时代,乙丙,一听就有时代特色。
相识过后,白乙丙问道:“足下何人,到此贵干?”
鄂应道:“在下南伯侯之子鄂应,久闻百里奚蹇叔二位先生大名,今特地来请二位先生出山。。”
白乙丙瞭然,喜道:“先生请入草堂稍坐,吾父即至矣。”
作为蹇叔的儿子,白乙丙还是有权利往家中揽客的,言毕,就推开双扉,让鄂应先入。
鄂应抬步不犹豫,哪吒自然的跟上,身后所有人再一同动。
白乙丙只是再拿起鹿蹄的功夫,自家草堂里已经满满当当都是人了。
內心不知做啥滋味,但白乙丙还是让童子收进鹿蹄,自己在入门復施礼,分宾主坐定。
鄂应主动与白乙丙谈论起事,无所不谈。
从农桑之事,到畜牧,再因及武艺,白乙丙都说甚有次第,让鄂应暗暗点头。
“所谓有其父,方有其子,从这白乙丙身上,就能看见他父叔二人之贤。”
閒聊之时,白乙丙让童子在门口观望,待父叔二人归时报告。
正当二人聊在兴头上时,童子报导说:
“二主归矣!”
……
却说蹇叔与百里奚二人同邻翁,肩隨而归,见门前有人多等,惊道:
“吾家前何得此等生人?”
白乙丙问父声,连忙出门外,告知蹇叔如何。
如此几翁才入草堂,鄂应相见,为首两位年龄三四十左右的中年,在当今这时代,已可称翁。
二翁精神卓越,迈步虎步龙行,鄂应见之甚喜,连忙招呼。
【百里奚,能力:武力68,统帅90,智力97,政治101,魅力95】
【蹇叔,能力:武力67,统帅90,智力100,政治99,魅力95】
百里奚有能强国,但多次投主失误,不得长久,大半生蹉跎。
蹇叔政虽不比百里奚,但眼光更为长远毒辣,有多次识人之明,百里奚两次听从两次安身,一次不听,结果遭遇虞君亡国之难。
並且高智高政带给这二人的,还有不俗的统帅之能。
当时秦穆公执意要攻打晋国,但蹇叔和百里奚哭师劝阻。
言此战一是“劳师袭远”,“师劳力竭”;二是“师之所为,郑必知之”;三是“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並且预见秦军必定在崤山遭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