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前来,也无他意,是求杨锋洞主助我等一臂之力,那孟获借於瀘水之险,退而不敢与我军战,我军势大,难於过河,恳求洞主出手。”
杨锋闻此言,早看孟获不爽多时了,又自思鄂家父子的恩情该还,孟获螳臂当车,怎是南部对手?
“谢將军看中在下,此事我杨锋必助將军大破孟获,望將军稍等,我这就聚集麾下三万精兵!”
杨锋一口答应下来,义正言辞,他早就想对孟获动手了!
“欸,洞主莫急,少將军是有一计,需洞主助之,且附耳过来。”
哪吒浮现坏笑,让杨锋一愣,听完之后,脸上也现笑容。
此计,正合他意!
……
几日后,孟获见南军行军瀘水多次,但都一一而退,大笑不止。
恰逢此时,又听闻迤西银治洞杨锋引三万兵前来助战,孟获再大喜。
杨锋携子入寨,向孟获拜道:“吾有精兵三万,皆披铁甲,能飞山越岭,足以敌北人百万。
膝下更有五子,皆武艺足备,愿助大王一臂之力!”
孟获见杨锋父子六人,皆威风抖擞,大喜,遂设席相待杨锋父子。
再相告在座洞主酋长,此寨现又如虎添翼,任凭那南军再狡黠,也不得入之。
宴后,董荼那与阿会喃二人神情不定,鄂家父子的义释与孟获的威逼利诱在脑海中激烈爭斗,正不知如何是好时,杨锋忽的联繫上他二人。
二人不知其意,但思索杨锋麾下强兵遍布,便欣然入席。
孰料见面拜了三礼后,杨锋开门见山道:
“我虽居蛮方,然未尝有任意敢犯中原之心,中原亦不曾侵我,前南蛮王作乱,被武成王安定,发誓再不起兵,可如今孟获上台,打破此誓。
如今是为孟获势力相逼,我等才不得已而造反作乱。
那南部將士,能人遍布,大教出身满一掌之数,更兵强马壮,我等岂能相抗?
先前我等与之为战,皆被其俘,然南侯仁义,义释我等,我等皆受其活命之恩,无可为报。
孟获仰仗瀘水险地,只防无攻,长久之下,若南部动怒,鱼死网破,我等又如何今安身?
不若今舍一死命,擒孟获去投南侯,既不负南侯恩情,亦可免洞中百姓涂炭之苦。
二位认为如何?”
董荼那与阿会喃闻杨锋已然投了南部,內心大动,再思之,也对那孟获早有不满之心。
若不是其起爭端,他们如今何须这等提心弔胆?
思量之下,二人算计杨锋那三万精兵,可直捣黄龙,便一咬牙应下。
杨锋大喜,紧握二人之手,道:“既如此,我等以后便以兄弟相称。”
隨后杨锋也不囉嗦,叫出身后的哪吒等人,告知南部已有来人。
见哪吒这等大杀器已来,二人更是庆幸,若不答应,恐他二人难安。
说到即做,二人归去后,立即联繫麾下,再有其他洞主,问之擒孟获而投南部如何?
內有大批受鄂家父子放回之人,念及大恩,一齐同声答道。
“愿隨將军,擒拿孟获!”
於是杨锋,董荼那与阿会喃三人当机立断,手执兵刃,引百余人,直奔大寨而去。
哪吒等人隨杨锋五子,带三万精兵与董阿二人手下,破寨蛮兵。
行动之时,孟获因喜杨锋到来,大醉於帐中,祝融夫人服侍在旁。
董荼那引眾人持刀而入,帐前有两將侍立。
董荼那不囉嗦,刀指而道:
“汝等亦受鄂家父子活命之恩,何不报之。“
二將见此形势,不需巧言,也果断道:“不须將军下手,我等自当生擒孟获,去献南侯。”
此就为攻心之策。
当时破帐而入,祝融夫人惊怒,但未等动手,就被当场拿下。
孟获惊醒,欲要逃窜,专门为此人准备的飞石夫妇又两下飞石。
噹噹两声,孟获被正中鼻凹,门牙都险些被打下,吃痛倒地,再被擒获,被五大绑拿出。
寨外有哪吒三人勇力,蛮兵难敌,再见孟获被擒,也纷纷投降。
瀘水南集中船筏被取用,杨锋董阿等人携孟获渡水献俘。
鄂崇禹大喜,然先不见孟获,用渡来船筏,先一同渡水,將孟获所建防事全据为己用。
等孟获与祝融夫人再被押来时,寨中座次,左右未变,而上下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