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君权神授那套就是骗骗底层阶级的普通黔首的,怎么还有人真信了呢?!
退一万步讲,假如这皇位真能落到最为贤德的人身上,孔孟荀这么多儒家圣人,怎么没当皇帝,还搁那儿坐著驴车周游列国,游说君主呢?
他们等著天命降临,自己当皇帝,岂不是能轻鬆地推行自己的主张。
一劳永逸?!
而刚刚被安排教导三皇子的大儒们,脸色惨白,嘴唇颤抖半晌都囁嚅不出完整的字来。
名声最好的那个,更是羞愧难当,恨不得从殿內找个地缝钻进去。
大儒们都清楚“天命”“天权”的概念提出时,是为了约束统治者,也就是君王的德行,希望他们能畏惧天命而修身养德,仁爱百姓。
为了劝阻君王越发仁德爱民,儒家学派还將灾异跟君王德行联繫在一起,如果出现灾异就要君王反省自身。
后来,因为理论太过理想化,没有君王愿意採纳。
便慢慢衍生出君权神授来稳固统治阶层的利益,让贫苦的黔首乃至更高阶层的人,逐渐认同能建立国家王朝的人是拥有天命的,天命是不能轻易被推翻的,否则会受到天罚。
但大儒们没想到,三皇子在潜移默化中,真的相信了“天”的存在。
在一片沉默中,庆帝艰难地完成了自我和解。
他生了二三十个儿子,里面能幸运的有个千古一帝,已经是非凡的成就了。
说不定顾氏一族的灵秀之气,都聚集在未来文治武功都世间一流的顺天圣皇帝身上,所以才会导致其他皇嗣如此……如此难堪大任。
庆帝勉强找到了一个过得去的词汇,试图为三儿子挽尊。
【不过,三皇子尚存理智,没有直接大大咧咧地去建议皇帝赶紧立自己做储君,到时候瘟疫就不用担心了,上天肯定会看到父皇诚意,收回灾异的。】
【但三皇子做了件更蠢的事情,作为最最最仁德爱民的皇子,他得亲自去黔首面前,体现自己德行兼备。他决定去疫区,你没听错,三皇子决定亲自去得疫病的黔首家里,进行慰问!有的时候,我真的怀疑是不是三皇子因为十多岁那次高烧不退,把脑子烧坏了。因为up主真的很难想像尔虞我诈的皇宫里,居然有这么傻白甜的皇子!】
【三皇子真的不知道什么叫疫病吗?那是死亡率超高,让人谈之色变的瘟疫啊!】
【三皇子想要,三皇子得到。】
【很快,三皇子就面见了一群被纱布將脸包裹地严严实实,却难掩孱弱消瘦的老年“病患”,这可把他心疼坏了,必须做点什么,来表示自己的仁爱。】
【三皇子灵机一动,决定给每位病患赏赐十金,让他们带著钱去请医官好好治疗。这还不够,三皇子既然大出血,做了这等好事,自然要好好宣传。他手下的谋士便建议,在王府门口搭个高台,敲锣打鼓地將十金赠送给“病患”们,这下子全洛阳的黔首,不就都知道他三皇子是行善积德的大好人了吗?!】
【不过凡事皆有代价。那么,这次的代价是什么?】
【代价就是这群年过半百的贫苦黔首,还没走出王府,就被王府侍卫勒索,走到巷子口就被游侠敲闷棍,还被蒙面匪徒追著砍。最后,无一人生还,死后被没搜寻到金子的愤怒匪徒,扒光衣服丟去了乱葬岗。】
【这件事情除了一位不怕死的诗人,写了首讽刺诗外,知晓的人根本不敢告诉三皇子。】
【毕竟三皇子本意是好的,都是下面人给执行坏了!】
【哎呀!三皇子,有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