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觉得这孔家小儿虽然没读过书,但却稳重自持,会是个有出息的。
既然他都出手帮他儿子邀买人心了,自然要將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省得被那臭小子嫌弃。
眼下孔家妇人被押至刑部,等待判罚,孔元白归家应当並无大碍。
但话不是这样说的。
他父亲仍需上衙。
一垂髫小儿留在家中,继母陪嫁丫鬟嬤嬤,万一哪个冒出忠僕护主的念头,极容易被再下黑手。
“你今日起便留在宫中吧,朕让人在皇子所侧院收拾间屋子出来!”庆帝面对这么个小娃娃,只是略一思索就寻到了安置他的地方。
孔元白清晰地感受著周遭朝臣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垂下眼眸,再一次叩拜道。
“遵旨行事,不敢有违。”
要说这皇子所的侧院,確实是按惯例皇子伴读的配置。
但正是因为如此,大殿內的文武百官纷纷望向了坐在龙椅上的帝王,面露惊疑。
因为庆帝曾说过,不打算给自己那群学识浅陋的儿子安排伴读,不然他都担心,那些才学出眾的孩童会因为皇嗣频繁出错,手被打得肿痛无法写字。
皇子所侧院,从当今圣上登基以来,一直空置。
这真是件让人遗憾的事儿。
对於朝臣来说,他们凭藉跟皇帝陛下打天下治天下的情分,简在帝心,但家中儿孙却未必能有这般好用,能混个皇子伴读出身,不指望今后仕途能平步青云,凭藉幼年相识,跟著皇嗣去诸侯国捞个高官显爵,也是不错的!
更何况,这皇嗣中必定有人能荣登大宝,但凡是押对了宝,那荣华富贵简直是唾手可得。伴读这种“潜邸旧人”怎么可能不被重用?!到时候新皇登基,朝中一代新人换老人,保不准家中子侄还能更进一步呢!
但眼下……
这等好事居然被九品小官的儿子抢了先。
也不知陛下打算多挑选些伴读进宫,还是对孔元白一人破例。
要是是后者,今日朝会之后,不知道有多少孩童要改名易姓,披著血色襦衣,去叩郡守府的大门了。
在场文武百官们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也为自己身在朝中,无法肆无忌惮地做这种事情,感到由衷的遗憾。
不过眾人又转念一想。
天幕这些时日將年岁大的皇子脾气秉性,还有才能都曝光了七七八八,都无明主之象。而且能让天幕说出『顾氏一族的灵秀之气,都聚集在文治武功都世间一流的顺天圣皇帝身上,所以才导致其他皇嗣如此难堪大任''的话……
他们的麵皮控制不住地抽动了一下,大抵是再度想起绝命毒师和微操大师乾的那些事情,一时间感觉这宝押起来的风险,有点过大了。
还是等探听到这位圣皇帝陛下,究竟是谁。
再做打算吧!
起码从后世之人口中,能感觉出对方並非任人唯亲,而是任人唯贤。如此,便回去多多督促家中子侄读书吧,要是有天资聪颖的姑娘家,也一併送去学堂得了。姑娘起码也是亲生血脉,若是真出位平步青云的,让她招婿也未尝不可。
庆帝也察觉到了朝臣们变幻莫测的脸色,瞥了眼被內侍带走的孔元白背影,就立刻明白了事情原委。
“诸卿不必多虑,朕只是安排此子入皇子所读书,並无將他指给某位皇子的意思。”
“如若诸位爱卿真想將子侄带到朕面前露露脸,过些时日西华门的那场马球赛,我让宫里头的小子出来放放风,也赛上一场,你们子侄也上场试试?”庆帝毕竟没当过太子,也没正儿八经地学过帝王权术,对信赖的臣子没有太多的架子。
知道他们满肚子为子孙后代计,也就乐的成全。
反正那日单单看禁军里挑选出来的球技高超的兵卒耍马球,哪有看一群毛头小子出洋相好玩。
庆帝乐呵呵地想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