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是个话癆,一路上都在拉著江潯嘰嘰喳喳的说个不停,而且说的全是学校里的边新闻。
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跟江潯相关的,江正说的时候脸上满是崇拜和羡慕。
关键是其中很多都是夸大其词的谣传,听得江潯尷尬得脚指头扣地。
倒是爸妈和小叔等人听得津津有味,显然他们也没想到江潯身上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
抵达老家后,江建国三兄弟忙活著劈柴挑水,郑芸和江潯的二婶么婶则是刷锅洗碗。
这是为第二天请人杀过年猪做准备,过年猪是江潯爷爷奶奶在家养的。
別看两个老人已经七十几,身体硬朗得很,平时不光养几头猪,还种一些玉米和土豆。
江潯本来也打算帮忙的,但被几个大人直接追走了,让他自个看书或者带著弟弟妹妹出去玩。
在这些长辈面前,他也还只是个孩子。
次日一早,杀过年猪的师傅便到了家里,江建国三兄弟也请了邻居家的男劳力来帮忙揪猪。
杀过年猪绝对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
他们可以把新鲜的脑拿菜叶包著烧来吃,也可以在柴火上烤瘦肉或者猪连提(猪横脷)。
就在一群人帮忙杀猪的时候,一辆黑色大眾从村里那条坑坑洼洼的马路上开了进来。
车子停在江家老屋面前的夯土坝子上,然后车门打开,从里面下来了一对穿著华丽的夫妻。
还有一个同样光鲜亮丽的少女。
当这个少女下车的那一瞬间,似乎连周围雾靄沉沉的天气都变得明媚起来。
她长了一张珠圆玉润的俏丽脸蛋,有一头乌黑柔顺的的浓密长发,还有一副前凸后翘的好身段。
偏偏她的眸光如淬了冰的秋水,让她看起来有些倨傲。
看到他们,江潯才知道原来姑姑一家今年也回来一起过年。
那个骄傲得像只孔雀一样的少女,是姑姑家的独生女,叫赵若瑜,小名叫赵九九。
因为她是9月9日出生的,比9月7日出生的江潯就小了两天。
小时候他们也一起玩过,但印象中这个小丫头骄傲得很,江潯不是很喜欢她。
下车后江潯的姑姑江玉嫦踩著高跟鞋,提著个小包春风满面的走向杀猪的眾人,笑著和大家打著招呼。
而江潯的姑父赵东阳,则是提著一些礼品踩著石板路直接走向了屋內。
一群男人在忙著杀猪,江潯的老妈郑芸主动上前和他姑姑江玉嫦寒暄。
“哟,这是阿潯吧,变这么高这么帅了啊。”江玉嫦突然看到旁边站著的江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姑姑。”江潯乖乖的点头问好,既不过分亲热,也不显得冷漠。
此时江玉嫦朝后面的赵若瑜招了招手,“九九快来,喊你舅妈和江潯哥。”
赵若瑜走上前看了看江潯,面无表情的喊了一声『舅妈』『江潯哥』,然后便转移目光看向了別处。
“这孩子。”江玉嫦瞪了赵若瑜一眼,然后笑问郑芸:
“大嫂,阿潯也是高三了吧,成绩怎么样?这次联考考了多少?”
郑芸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呢,他们成绩还没出来,说要过两天。”
“不会啊,九九她们的成绩都已经出来了。”
江玉嫦表情有些怪异,心想莫不是是江潯考太差了大嫂不好意思说。
“出来了?”郑芸也有些惊讶,她隨口问道:“那小瑜应该考得很好吧?”
江玉嫦摇了摇头,一副不太满意的样子。
“她呀,平时就不太专心,这次也就考了600多分,好像是全市二十几名吧。”
江潯微微撇了撇嘴,果然,还是那个熟悉的姑姑,一点都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