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棒梗先把尿桶倒了吧,“许大茂坏笑著指指地上,“都结冰了。“
眾人鬨笑中,方青云揽著弟弟回屋。关门时,他瞥见易中海站在贾家门口,正对秦淮茹说著什么,眼神阴鷙得像冬夜里的老猫。
屋里,林茹已经煮好了麵条,热气模糊了窗户。
方铁往面碗里臥了个荷包蛋,金黄的蛋黄慢慢晕开,像轮小小的太阳。
2月的北京,春寒料峭。方青云走进外交部大楼时,门口的卫兵向他敬了个標准的军礼。
王副部长的办公室暖气很足,窗台上的水仙开得正盛。见方青云进来,王副部长从文件堆里抬起头,眼镜片上反射著窗外的天光:“休息得怎么样?“
“报告首长,隨时可以投入工作。“方青云站得笔直。
王副部长笑了笑,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计划委员会的陈老要见你,明天上午九点。“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好好准备。“
第二天
计划委员会的小楼安静得出奇。方青云被秘书引到二楼会议室时,看见一位头髮白的老人正在看文件,鼻樑上的老镜滑到了鼻尖。
“坐。“陈老头也不抬地说。
方青云轻轻拉开椅子,注意到桌上摆著一本英文版的《大国崛起之英国》。
“书写得不错。“陈老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却有力,“但我要听的不是这个。“他摘下眼镜,锐利的目光直视方青云,“说说看,咱们国家的经济,路该怎么走?“
方青云后背沁出细汗。他谨慎地组织语言:“我认为,国有企业的潜力还没完全释放。比如鞍钢,如果引进先进的连续轧钢技术...“
“技术?“陈老突然打断,“你知道一台轧钢机要多少外匯?“
“但如果不引进,我们就要用更多人力、更多时间追赶。“方青云不卑不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產力,这是长远投资。“
陈老的眼睛微微眯起。接下来的三个小时,他们从钢铁產量谈到粮食增產,从石油勘探谈到铁路建设。当谈到轻工业时,方青云特意提到:“上海的手錶厂如果能引进瑞士的精密工具机...“
“瑞士?“陈老突然笑了,“巧了。“他合上笔记本,“今天就到这里。“
回到外交部时已是下午。王副部长正在接电话,见到方青云立刻招手示意他坐下。
“陈老刚来过电话。“王副部长放下听筒,眼中闪著奇异的光彩,“你猜他最后问我什么?'这小子英语和法语怎么样?'“
方青云心跳突然加快。
“中法建交有望。“王副部长压低声音,“戴高乐上台后,双方一直在秘密接触。部里决定派你先去瑞士,与驻日內瓦的同志匯合,然后...“他做了个西进的手势,“巴黎。“
窗外的白杨树在风中摇曳,嫩绿的新芽已经隱约可见。方青云想起三年前离开伦敦时的漫天飞雪,此刻却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涌向四肢百骸。
“什么时候出发?“
“下周三。“王副部长递给他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详细资料。记住,这次任务绝密,连家人也不能说具体去向,你只能告诉家人你去瑞士了。“
走出办公室时,方青云摸了摸口袋里的护照。冰凉的封皮下,是一个正在甦醒的古老国度向世界伸出的橄欖枝。暮色中的长安街华灯初上,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