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官之偏颇 求追读求月票!  长生仙族:从种下一亩良田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转眼间春暖开,万物復甦。

繁华街道上,车水马龙。

温修文怀抱名册,提袍敛息,小心迈过比人膝还要高的门槛。

过了厚重如山,门钉九行九列的朱漆大门,便能看到左右两侧极深的廊廡。

这里便是天子亲授,执掌官员升迁的六部之首。

吏部!

一溜排开的公事房,门楣上悬掛著“文选”、“考功”、“验封”、“稽勛”四清吏司的匾额。

温修文径直朝著文选司去,入眼看到的,便是墙上掛著那幅巨大的《天下职官缺额图》。

密密麻麻的註脚和標记,记录著每一次调动与补缺的权衡。

屋內书吏们埋首案牘,运笔如飞。

誊抄、核对、归档,沙沙书写声连绵不断。

偶尔有官员手持名帖或公文,神色恭谨又带著难以掩饰的期盼,匆匆进出。

温修文虽为七品国子监博士,但在这里,不值一提。

每每有人经过,都要侧身让路,躬身行礼。

大多数人只是隨意瞥了眼,偶有人会微微点头示意。

抱著名册来到一处案牘前,温修文恭声道:“这是今年国子监送交的歷事生名册,请大人过目。”

所谓歷事生,便是国子监派学生到朝廷各衙门学习政事,为期半年。

考校合格后,上等选用为官吏,中、下等则再“歷事”一年后考核。

案牘前穿著七品官服的官吏,看也不看,敷衍道:“放那吧。”

温修文没有多言,放下名册,耳边传来声音。

“还余两个空缺,不好选啊。”

“谁说不是呢,一个萝卜一个坑,再挑挑吧。”

温修文抬眼看去,只见两名五品官员,正在更深处低声议论。

没有犹豫,温修文立刻迈步朝那边走去。

到了跟前,他躬身行礼:“国子监博士温修文,见过两位大人。”

五品虽在京城也不算多大的官,却比国子监博士大的多。

那位从五品的吏部文选司员外郎瞥来一眼,隨意嗯了声,没打算再理会。

温修文又道:“恩师乃督察院左僉都御史韩世忠。”

督察院职责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左僉都御史,也算很有实权的四品官了。

国子监博士的面子可以不给,却不能不给左僉都御史面子。

见两人都正眼看来,温修文恭声道:“下官方才听到两位大人议论,可是在烦恼官缺之事?”

“正是。”正五品文选司郎中顾文彬微微点头。

温修文又道:“这次殿试二三甲中,有不少出自国子监的贡生,下官或可为两位大人分忧一二。”

顾文彬头戴乌纱帽,蓄著长须。

年近五十,属於吏部的老资歷。

瞥了温修文一眼,道:“可是国子监有什么人想推荐的?不过眼下只剩两个空缺,怕是担不了多少人情。”

国子监的贡生,有不少来自三品以上大员或皇亲国戚子弟,若派人来说情一二,混个官职,不足为奇。

温修文摇头:“天下皆知吏部公正严明,下官又怎会徇私,大人实在误会了。”

顾文彬盯著他看了片刻,最后並未拒绝,递过此次二三甲进士名册。

温修文接在手中,对自己所知晓的人一一点评。

“陈文瑞,文章扎实,精通周礼。下官在国子监时,便知其每日最早至明伦堂,最晚归號舍,寒暑不輟,是个能沉下心做学问的。其策论严谨,稍显拘泥古制,於实务变通一道,或可再歷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