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是一帮大院子弟攒的局,不太接受外来人,就连泥腿子出身的老京城人冯晓钢,都受排挤。
若是哪个人在京圈火了,圈內的人第一件做的事不是叫好,也不是詆毁,而是打听打听此人的成分。
如果你是京城人,並且家境不俗,那么恭喜你,我们以后一起玩。
如果你不是京城人,那不好意思,咱老京城人的圈子不欢迎你。
但有种情况例外。
你虽不是地道的京城人,但京圈某人提携了你,那咱们也可以一起玩。
不过,你得做小的。
苏淮属於第三种。
这几天,他不仅在网际网路上被人討论,在京圈的各大饭局上也都被人提及。
但没人詆毁他,毕竟传言:韩叄平对苏淮的电影剧本评价很高。
“那小子其实没什么大背景,就是跟姜闻混罢了,老薑自己都难保了。”
“不对不对,我听说跟许情跟他走的挺近。”
“什么?许公主?”
“我去,许情不会看上这小子了吧?该死啊该死,我的许公主。”
“得了吧您,许公主就算寡一辈子,也不会看上你这三寸丁。”
“你特么想打架是吧?”
“都別闹,你们怎么抓不住重点?他的电影被韩总看上了,比起《寻枪》韩总更喜欢《烟火人生》,希望他能夺奖。”
“要是这小子真拿奖就不得了了。”
“趁他现在还没经纪人,我得儘快下手,要不然被人弄去了。”
……
赶巧了,《烟火人生》和《寻枪》拍摄时间重合,苏淮就拉著姜闻来北影厂租器械和员工。
苏淮不懂这些,让姜闻给他包办。
姜闻跟逛菜市场一样,在仓库里『点菜』,每个东西都要了两套。
幕后工作人员,也按照双份预定了。
至於《烟火人生》需要用到的丧葬道具,还得和道具组开个碰头会,让他们去搞定。
忙活了一上午,他和姜闻、陆釧三人刚从北影厂门口出来,就被七八个记者团团围住。
原以为千禧年这会没什么娱记。
但大错特错~
最厉害的一波娱乐记者,其实就是网际网路不发达时代的產物,他们数量多、能力强、够八卦,捏造新闻的能力甩短视频时代的博主一万条街。
记者1:“姜闻,有人说苏淮是你的私生子,是吗?”
姜闻:“无稽之谈,哪家媒体说的,我把他嘴巴塞老母猪皮屁股里。”
记者2:“听说《烟火人生》的剧本是你和王硕写的,为什么要力捧苏淮?他是煤老板的公子还是红旗下长大的孩子?”
姜闻:“你想吃枪子是吧?”
记者3:“陆釧,你担不担心姜闻在《寻枪》片场和你抢控制权,你有没有做什么预案?”
陆釧:“……”
记者4:“苏淮,听说你高考失利跑去当剧组搬运工,被某个女明星看中才出演了《大唐情史》,你和那位女明星是包养关係吗?”
苏淮:“女明星包养我?哈哈,求之不得,但我更喜欢富婆。”
姜闻:“好小子,比我会扯!”
一群记者整整围堵了十分钟,苏淮三人才有机会跑开。
这帮娱记不去搞体育真是屈才了。
但也有好处,苏淮的名气打了出去,《烟火人生》也成功出圈,博得了一波小小的关注,不亚於《寻枪》。
新浪有个小编专门採访王硕,请他谈谈剧本。
王硕嘴很严,只说了是关於殯葬题材,並没有多提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