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笤帚疙瘩“噹啷“落地。林晚秋跟著评委穿过走廊时,听见身后传来父亲的咳嗽声——那是他们约定的暗號。她摸了摸裤兜,里面是父亲今早塞给她的油纸包,装著从厂里废料堆捡来的3dg6电晶体。
办公室里,穿的確良衬衫的男人正在翻看她的计算草稿。林晚秋认出那是省电子所的周工——前世某次行业会议上,这个总爱叼著菸斗的老头会成为中国半导体封装技术的奠基人。
“你用等比例缩小法计算工作点?“周工的钢笔尖停在β值计算式上,“这是大学半导体物理的內容。“
“自学的。“林晚秋递上用草纸绘製的频率特性曲线,横轴精確標註著100khz到1.6mhz的中波频段,“其实还能再加一级场效应管前置放大,但目前买不到3do4元件。“
周工突然放下钢笔,从抽屉里拿出个红绸布包著的物件:“试试这个。“打开层层布套,露出枚银光闪闪的电晶体,玻璃封装上印著“2n3904“——这是美国仙童公司的產品,在1980年的中国比黄金还珍贵。
当示波器显示出近乎完美的正弦波时,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震耳欲聋。母亲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攥著她藏在樟木箱底的获奖证书——那是1978年全国青少年科技竞赛的二等奖,本该被锁在箱底直到发霉。
“晚秋她爸说,你从小就爱拆闹钟...“母亲的声音轻得像纺织机的嗡鸣,粗糙的手掌抚过电路板上密集的焊点,“可姑娘家搞这个,將来怎么找对象...“
林晚秋握住母亲布满老茧的手,触到掌心那处因长期握纺织梭形成的凹痕。她想起前世在硅谷参加展会时,那些西装革履的女工程师,无名指上大多戴著戒指——此刻她突然看清,母亲眼中的担忧,不过是困在时代框架里的另一种爱。
“周工,“她转身时从书包里掏出个铁皮盒,里面是排列整齐的电阻电容,“这是我设计的电晶体测试仪原理图。不需要示波器,只要两节乾电池就能测放大倍数。“
钢笔尖在纸上划破声响。周工盯著电路图上的差分放大结构,突然拍了下桌子:“小同志,愿意来省电子所做临时工吗?每天两块钱,还有粮票补贴。“
蝉鸣忽然停了。母亲的笤帚疙瘩不知何时换成了搪瓷缸,里面的麦乳精还冒著热气。林晚秋看见父亲躲在走廊拐角处,工装口袋里的《半导体情报》露出一角,那页纸上用铅笔圈著“日本vlsi计划“的字样。
1980年的阳光透过纱窗,在布满计算公式的草纸上织出金色的格子。林晚秋摸了摸裤兜里的准考证,突然明白这一世的考场,从来就不在试卷上。当周工用红笔在电路图上画下第一个批註时,她听见远处国营厂的下班钟声,与记忆中晶片切割的雷射嗡鸣,渐渐重叠成同一个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