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话让其他人也看向叶寧,对他的第二项提案感到好奇。
叶寧看到一眾高管不反对成立导演部门,於是接著说:“第二则是未雨绸繆,
布局自有或深度绑定的院线资源,等我们自己的电影项目大规模上映时。
排片受制於人,就是死路一条,我们必须掌握终端话语权!”
安迪此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站起身,声音陡然拔高,
带著难以置信的震惊:“叶总!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院线?!
你知道现在一块標准imax银幕的建造、设备、装修成本是多少吗?480万起步!
一个中等规模5厅影院,不算地价,初期投入就要3000万以上!
这还不算后期运营、人工、租金或物业折旧、片源分帐的巨额成本。
回报周期长得可怕!”她语速极快,手指几乎戳到投影幕布上,
“看看星耀现在的现金流!《知否》超支,《长安》也是吞金兽。
《香蜜》马上启动是大项目。《嚮往》也是一笔大投入,还有一堆新人要养。帐面上的钱,只够支撑现有项目平稳推进到明年q1!
稍有风吹草动,现金流就会断裂。你现在跟我说要去搞院线?
这不是战略,这是自杀!我坚决反对!”她胸口起伏,显然气得不轻。
重新坐下时,椅子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林浩立刻声援安迪,脸红脖子粗:“叶寧!安迪总说得句句在理。
院线是重资產、低周转、高风险项目。万达玩了多久?中影背靠大树。
我们星耀根基才几个月?玩得转吗?政策风险、地方关係、运营管理,哪一样不是大坑?
到时候项目没钱做,院线又亏著,大家一起喝西北风?!我附议安迪总,坚决反对!”
薛寒推了推眼镜,声音平稳却带著寒意:“从法律和政策层面,院线准入壁垒极高。各地政策差异大,物业產权或长期租约是核心难点,纠纷极多。
与內容製作是完全不同的领域,法律风险呈几何级数增长。现阶段涉足,不明智。我反对。”
王瑶和叶寧关係不错,试图打圆场,但立场明確:“叶总的远见我很佩服。排片受制於人確实难受。
但…现阶段真不如集中资源,和万达、大地这些大院线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係,签一些有保障的优先排片协议更实际,成本也低得多。
自建院线…投入產出比太低了。我也…反对。”她歉意地看了叶寧一眼。
贾石凯更是嗤笑一声,语气满是嘲讽:“哟呵,叶总志向远大啊!搞院线?
那下一步是不是要买地盖商场、投资爆米工厂啊?星耀是娱乐公司,还是地產公司?
这步子跨得,不怕扯著…嗯哼?”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到了。反对。
王正宇这个刚加入没多久的新人缩了缩脖子,小声嘀咕:“综艺…跟院线好像关係不大哈…我听大家的…”,他不想直接反对,
叶寧要求大家举手表决。第一个是成立导演部的提案,
叶寧、贾石凯、王正宇、王瑶举手同意。安迪犹豫了一下,也举起手。林浩黑著脸,勉强举手。薛寒弃权,法务不干涉经营决策,但保留意见。
成立导演部提案通过。
而到了布局自有院线时,只有叶寧一人孤零零地举著手。
场面一度十分尷尬和安静。叶寧脸色难看,缓缓放下了手。
沈砚一直冷眼旁观这场激烈的爭吵,此刻终於开口。
他的声音不高,甚至有些平淡,却像冰水浇下。
瞬间让会议室灼热的空气冷却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导演部,叶寧牵头负责,安迪全力配合预算审核与控制,
本周內拿出详细架构、预算及首批目標导演名单,下周我要看。”他看向叶寧和安迪,两人立刻点头。
“至於院线…”他的目光扫过面沉如水的叶寧和明显鬆了口气的安迪、林浩等人,
“安迪总监和林浩总监的反对理由非常充分,是基於公司现实財务状况和运营能力的理性判断。
星耀现阶段的核心任务,是確保现有重点项目高质量完成,並持续產出优质內容。
现金流是生命线,不容有失。”他肯定了安迪和林浩,两人紧绷的神情稍缓。
“院线布局的战略意义,叶寧看到了。但路径,需要调整。”沈砚话锋一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