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以凉德,嗣守鸿基...
皇长子由校,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嗣皇帝位....
尔诸臣其敬听朕命,共图至治,则朕虽往,犹生之年矣。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朱由校接过遗詔,已经哭成泪人了。
“呜呼!皇考遽弃臣民,龙驭上宾
....
臣幼失怙恃,蒙慈抚育,未报万一,忽遘倾危,万箭攒心,肠断魂销。
今遵遗詔,嗣守丕基。”
说完,朱由校缓步起身。
方从哲赶忙退至百官之前,朗声说道:
“伏惟大行皇帝龙驭宾天,神器无主。皇长子殿下聪哲夙成,仁孝性成,乃天赐元良,以承宗祧。”
“方今辽左烽烟未息,中原灾异频仍。民望新君,如旱苗之待霖雨;敌伺中朝,若鴟鴞之窥户牖。若稽延神器,必致內外离心,奸宄窃发。昔唐肃宗灵武即位,再造唐室;宋高宗应天承统,续延赵祀。此皆权时拯危,光昭史册。
殿下为大行皇帝元子,序当承统。且奉先帝遗詔,明示付託。臣等谨遵《皇明祖训》,合辞劝进。伏愿殿下念苍生之悬望,思祖宗之艰难,勉抑哀慟,早正宸极。”
內阁次揆刘一燝亦是上前,恭敬道:“臣等昧死以闻,谨奉表劝进以闻。”
刘一燝此话一出,殿中群臣皆是高呼。
“臣等昧死以闻,谨奉表劝进以闻。”
群臣声振寰宇,绕樑不止。
三辞三让。
之前已经是满足条件了。
朱由校知晓,也该是继位了。
再不继位,就有些不礼貌了。
於是乎,他將孙如游提前准备好的答群臣劝进詔书拿了出来,当著文武百官的面念了出来。
“朕以冲龄,遘此大故。赖尔文武勛旧,翊戴宗社,力挽危澜。今览卿等劝进之辞,虽孝思哀慟,然念神器不可久虚,国本不可暂旷,勉从眾议,嗣膺鸿绪。
.....
丧礼既毕,即御文华门听政。內外臣工,其各修厥职,共图至治。若怀私误国、结党蠹民者,祖宗宪典俱在,朕不敢赦!
布告遐邇,咸使闻知。”
朱由校声音方落,群臣当即高呼:“圣朝有续,皇明大幸。”
第三次劝进,仪式由此完成。
朱由校答劝进表言,虽然是礼部擬定的,但朱由校並无做多少修改。
这个答劝进表,也代表著他未来一段时间的执政纲领。
对於朝廷的大策,朱由校还是按照泰昌帝之时的大策来。
至於为何说不改...
废话。
你位置都还没有坐稳,便想著改革。
岂不知朱允炆故事?
权柄未掌全,朱由校还是先修身养性。
这些臣僚各自去斗,他从中收回权力,待稳住局势,便是他亮出獠牙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