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水火难並,老登乞骸  皇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方从哲眼神闪烁著悲凉之色,哽咽而道:“今臣年逾六旬,精力衰惫,目昏耳聵,难膺重任。伏乞陛下允臣骸骨,另简贤能,则国家幸甚!”

韩爌刘一燝闻之,皆双目有亮色。

眾人都將目光聚集在朱由校身上。

而朱由校的表情很显然不好看,说道:“不准!”

方从哲一阵惊愕,跪伏而道:“臣以平庸之才,惭愧地担任內阁要职。自万历四十二年入阁以来,七年间,对上未能辅佐圣主成就尧舜般的盛世,对下未能遏制党爭、消除国家危机。近来辽东战事溃败,朝中言官纷纷弹劾,都说“从哲误国“。

每当想到这些,臣都心如刀绞。

况且“红丸案“一事,臣处置不当,导致朝野上下非议不断。若再占著职位不做事,恐怕会貽误国事更深。恳请陛下准许老臣告老还乡!”

朱由校闻言,再说道:“不准!”

此刻,整个文华殿落针可闻。

眾人一时之间摸不清皇帝的心思。

刘一燝后退一步,突然对局势把握不清了。

陛下到底支不支持倒方?

韩爌等人亦是深思沉默。

朱由校当然不支持倒方了。

最起码现在不支持。

现在方从哲下去了,上来的是谁?

东林党!

本来现在方从哲在內阁,可以为朱由校吸引火力,他们党爭得厉害,朱由校便可趁机掌权。

若是方从哲下去了,接下来东林党的火力会给谁?

不言而喻。

是故,朱由校当即说道:“如今局势动盪,岂是庸碌之辈求自保之时?国家步履维艰,正是群臣同心协力之际!

先帝灵柩尚未安葬,仍停灵在宫;辽东战火连天,边疆全线告急。值此生死存亡关头,爱卿却想辞官归乡,將江山社稷视如敝履般拋弃,朕怎能忍心应允?”

方从哲对於如今的朝局,確实有些力不从心了。

在內阁就似提线木偶,除了背锅还能做什么?

党爭酷烈,他若是还不退,恐怕连善终都难了。

方从哲再说道:“臣无能,但请乞骸骨!”

朱由校都被这老登给气笑了。

朕还要你给我当人肉盾牌吸引火力,最好跟东林党人两败俱伤。

你居然敢不干了?

朱由校语气加重,说道:“如今的大明正值多事之秋,爱卿尚未到告老还乡的年岁!侍奉君主半途而废,这是不忠;危难之际逃避责任,这是不义。倘若百官都效仿爱卿所为,稍遇挫折就想著退隱,那朝堂上的官印谁来执掌?边疆的战事谁来担当?

朕命爱卿戴罪留任,整顿部务,与朕共渡国难。待辽东战事平息,先帝陵寢安葬完毕,再议爱卿归隱之事。若再提“告老“二字,便是將朕弃於水深火热之中!爱卿不得再辞!”

朱由校后面两句话,几乎是將方从哲乞骸骨的路给堵死了。

方从哲几欲张嘴,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只好一脸苦色说道:“老臣遵命。”

本来好好的经筵,被党爭这么一搅,味道全变了。

朱由校摆了摆手,岔开话题,將经筵朝会进入下一个流程。

“內阁可有陈奏?”

经筵不仅是学术研討,更是政治博弈。

君臣问对之后,便是內阁奏议。

“臣有本要奏!”

韩爌牵头呈递奏疏。

本来他要呈递的奏疏是弹劾方从哲的,但现在情况有变,风紧扯呼。

他赶忙换了另外一本奏疏。

韩爌之后,六部臣僚,皆递奏章而来,不一小会儿,朱由校御案之上,便堆了满满的奏章。

眾臣侍立。

而朱由校打开奏章,开始一一批阅。

这段时间,朱由校在慈庆宫红袖添香,还是有些效果的,奏章看得懂了,字写得也稍微可以看了。

毕竟他现在主要练三个字:不、可与准。

韩爌的奏章,內容是弹劾熊廷弼,举荐袁应泰接任辽东经略。

熊廷弼的名声,朱由校还是知道的,不管怎么说,是个有能力的。

而袁应泰...

这个人没听说过。

联想到天启初年辽东局势继续糜烂,熊廷弼起復,这傢伙能力绝对有问题。

朱由校提起御笔,之后又放下,换了另外一个奏章来看。

接下来,还有一些奏章。

譬如弹劾熊廷弼、方从哲、贺世贤等人的奏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