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城外,江风徐来,水面微波荡漾,刘备大营中却是一片井然有序。
诸葛亮虽极度疲惫,却仍精神矍鑠地立於帐前,目光炯炯,挥手点將。
“子龙!你带三千军马,渡江直奔乌林小路,在树木茂密处埋伏。今夜四更以后,曹操必从此路败走!等他军马行至中间,便放火烧之。虽不能將他杀尽,也杀他一半!”
诸葛亮第一支令箭给了赵云,且话语间不让他对曹操赶尽杀绝!
赵云接过令箭,谨慎问道:“军师,乌林有两条路,一条通南郡,一条取荆州,不知云该走哪条?”
诸葛亮点头笑道:“问得好!南郡之处危机,曹操必不敢去。他必来荆州,后投许昌而去。子龙可取荆州之路!”
“是!”赵云领兵出发。
“翼德!”
“在!”
诸葛亮脸上露出几许笑意,“翼德领三千兵过江,截断彝陵之路,往葫芦谷口埋伏。曹操不敢走南彝陵,必往北彝陵逃去!”
他稍停一下,继续道:“来日雨过,曹军必在此埋锅造饭。但看烟起,便在山边放火!虽捉不到曹操,此举功劳亦不小。”
“是!”张飞嗡声应道。
身后关羽露出微笑,准备接受命令,可诸葛亮却转头向另一边。
“糜竺,糜芳,刘封!三位各驾船只,擒拿败军,夺取兵器!”
“是!”三人应是。
等到面对刘琦时,诸葛亮神色复杂凝重。之前收到蔡瑁降书,还无法辨明真假;但若蔡瑁真心归降,如何妥善处理二人的关係更是难题。
但战机紧迫,无暇多想,只得下令:“武昌一地最为紧要,大公子立刻请回,率领所部之兵,陈列於岸口!曹操败军必有逃亡者,可就地而擒!”
说完这些,还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但切不可轻离县城!”
“遵命!”
诸葛亮环顾四周,见诸事已安排完毕,目露神秘微笑,走到刘备身边,对其笑道:“我陪主公坐镇樊口,凭高而望!”
他指点前方,“一则观看赤壁大火之壮景,也遥望周郎今夜成就大功!”
二人相视而笑,只有关羽在底下暗“哼!”一声。
“散帐!”诸葛亮一声令下,和刘备转身入帐。
关羽看还没有自己的任务,赶紧跟了进去。
有些焦急的问道:“军师!大战之际,诸位將军均有重任,为何独不用关羽?!”
刘备其实也有些迷惑,但以他对诸葛亮的了解,这之后必有安排!
果然,诸葛亮轻笑一声,解释道:“云长勿怪,本想烦请將军把守一处最重要的隘口,怎奈。。。有些顾忌。”
“有何顾忌?请军师明讲!”关羽焦急上前。
诸葛亮面露难色,“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今日兵败,他必走华容道,本想派將军前往。又恐將军念及久恩,放他过去,故不敢派遣。”
说罢,他赶紧转身,只怕嘴角的笑容无法躲藏。
“军师好生多心!”关羽笑著解释了一句,隨著朝著刘备转头说道:“昔日曹操之恩,我已斩顏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过了!”
刘备认同点头,二人一齐看向诸葛亮。
关羽保证道:“今日若撞见,已为敌人,岂能放过?”
诸葛亮正色问道:“若是放过,又该如何?”
“愿立军令状!”关羽毫不迟疑地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