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的声音斩钉截铁,“其粮秣將尽,军心浮动!更兼我军水陆合围,断绝外援!曹仁非庸才,岂会坐以待毙,与我等於此孤城同归於尽?其必走!”
“走?”张飞瞪圆了眼,“往哪走?水路有蔡都督堵著,陆路被咱们围得铁桶一般!插翅难飞!”
蔡瑁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笑意,手指精准地点在地图上江陵西北方向的一个点——当阳,又迅速划过,指向更北方的汉水渡口——汉津!
“当阳道!汉津渡!”蔡瑁声音篤定,“此乃曹仁唯一生机!亦是其唯一退路!”
他目光扫过眾人惊疑的脸庞,语速飞快,条理清晰:
“当阳道,乃是江陵通往襄阳最近之陆路!虽崎嶇,但可避开我军主力围城区域。曹仁欲退往襄阳,与曹洪、乐进等部匯合,重整旗鼓,此乃必经之路!且当阳长坂一带,地势起伏,林密道狭,利於轻兵疾走,摆脱追兵!”
说著,蔡瑁露出微笑:“此地想必几位將军早已熟悉!”
张飞、赵云等人也是瞭然一笑,当年虽是兵败当阳,却是几位將军得名之地!
“若其担心当阳道被我军设伏或追兵咬住,则必分兵或主力转走水路!汉津乃汉水重要渡口,距江陵不远,过河即可直趋襄阳!此乃其水路退却之关键节点!”
“曹仁用兵谨慎,必不会將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瑁料定,其主力必走当阳道陆路,以求速度!同时,或派偏师佯攻他处吸引我军注意,或遣一部精锐抢占汉津渡,確保水路退路畅通!甚至可能分兵两路,互为疑兵!”
帐內一片寂静。
“德珪之意是……”刘备眼中燃起希望的火光。
“围三闕一,引蛇出洞!可闕非真闕,乃请君入瓮!”蔡瑁眼中杀机凛冽,“曹仁要走,便让他走!可走哪条路,却由不得他!”
诸葛亮羽扇停顿,迅速推演著蔡瑁的计策。
“好!命子龙將军!”诸葛亮看向赵云,“著你精选三千步骑,多为山林战精锐!携带三日乾粮,轻装简从,即刻启程,秘密潜行至当阳长坂以北,寻险要处设伏!”
“是!”赵云领命出发。
“汉升將军!”诸葛亮又看向黄忠,“著你率本部两千精锐步卒,文长將军为辅,同样轻装疾行,秘密潜至汉津渡口南岸!多备引火之物,硬弓强弩!待曹仁派往抢占渡口之船队抵达,半渡之际,突然发难!焚其船只,射杀其兵!”
“黄忠领命!”
诸葛亮目光转向关羽、张飞,“待曹仁弃城西逃,主力尽出,城防空虚之际。请云长將军、翼德將军,各率本部精锐,紧隨其后!不必急於接战,保持压力,驱赶其溃兵,如同驱赶羊群入虎口!將其主力,牢牢驱赶向子龙將军预设之伏击圈!待伏兵发动,则前后夹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是,军师!”二人异口同声、
“德珪將军,令部下水军加强汉水下游巡弋!若发现曹仁部试图从汉津或其他地点大规模渡河,则战船尽出,以拍竿、火矢、强弩攻击!將其歼灭於半渡或滩涂之上!绝不容许其主力从水路逃脱!”
“是!”蔡瑁欣然领命,也不由得心中感嘆,到底是诸葛亮,此计,环环相扣,水陆齐发。当阳道伏其主力,汉津渡断其臂膀,主力驱赶使其疲於奔命,水军封锁绝其侥倖。纵使曹仁有通天之能,此次亦在劫难逃!
刘备霍然起身,眼中再无半分犹豫,只有破釜沉舟的决绝与对胜利的渴望:“好!便依孔明、德珪之计!诸將听令,依计行事!务必让那曹子孝,插翅难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