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野向西影的工作人员打探张离和芦苇的消息。
“没听说过张离,芦苇是我们这的。”
工作人员聊起芦苇,竖起了大拇指。
看得出来芦苇在西影厂口碑颇高,工作人员聊起芦苇也与有荣焉。
他的作品《霸王別姬》、《活著》都拿了国际大奖。
他本人正在《秦颂》的剧组担任编剧。
这部戏请来了葛忧、姜汶、许情三个大腕,拍摄的成本是四千万元,在96年简直是匪夷所思。
导演是周小文,也是西影厂的人。
周小文是张记中版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第五代导演之一,他后来混到拍电视剧,也跟《秦颂》的失败有关。
《秦颂》这部电影亏得裤衩子都没了,《大话西游》好歹在香江本土还收回了一些票房,《秦颂》上映两天就被封禁。
四千万打了水漂。
工作人员说《秦颂》正在西安影视城紧锣密鼓的拍摄,把芦苇的联繫方式给了方野。
方野把联繫方式记下,张离只能再找人打听。
他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蹲著呢。
方野记得张离是张亦谋的同学,去北电应该能打听到。
走出西影厂,天色渐暗。
方野找了一家人多的麵馆,两块钱点了一碗油泼麵。
这一世,他不用再为了生计而发愁。
单靠今年牛市的收益,就可以在魔都买个好房子,再配一辆好车。
难道继续靠股票躺平吗?那也太咸鱼了。
活著就为了折腾,既然进了这名利场,就得搞得轰轰烈烈,才不算白走这一遭。
……
西安朱雀街的老茶馆里,铜壶煮水的咕嘟声混著绿茶香漫出来时,芦苇已经坐在临窗的竹椅上了。
方野走进茶馆,抬腕看了眼表,没有迟到,离约定的十点还差一刻。
芦苇穿著浅灰色的对襟衬衫,戴著银框眼镜,看著就像个文化人。
他本名卢维,芦苇是他的笔名。
方野向他走去,亲切地问候道:“卢导,久仰大名。”
芦苇在去年开始尝试导演,《西夏路迢迢》是他的处女作。
他看到方野有些惊讶,从电话里可听不出来方野这么年轻,还这么有型。
“虚名而已。”
芦苇淡然一笑,和方野握手后邀请他坐下。
寒暄了几句后,方野从包里拿出《白鹿原》,递给芦苇道:
“卢导,我有意把这部巨作带上小荧幕,想邀请你加入编剧组。”
芦苇皱眉道:“这项目可不小。”
他有些怀疑方野是否能撑起这个项目。
《白鹿原》这书他自然看过,它一出版就被西影厂看上了,收购版权时还採纳过他的意见。
“卢导放心,既然要做,那肯定不是小打小闹。”
方野泯了一口茶,故作高深地说道。
他把国內的导演和演员都说了一遍,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甚至表示可以把陈道铭、刘小庆都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